正文 第11章 隨意承諾的男人——承諾越動情,背叛越實意(1 / 3)

男人愛許諾,女人愛接受承諾,女人比男人更容易相信它的存在,並久久地期待它實現的那天。

世界上有三種東西不能輕易相信:男人的承諾,男人的感情及男人的理由。世界上有一種男人不能相信:隨意承諾的男人。他承諾的時候固然是真心的,但背叛時也是實意的。

女人,不要再沉迷於諾言當中。沒有兌現的諾言隻是絢麗的泡沫,在你最期待的時候便被觸破了。

1.隨意的承諾風中飄

世界上有三樣東西不能相信:男人的承諾、男人的感情、男人的理由。如果他給過你天長地久的承諾,是因為他自己對你們之間的那份感情都沒把握;如果他說你是他一生最深的(唯一的)愛,則表示他常常對別的女人說同樣的話;如果他失約,給了你若幹理由,千萬不要信以為真,男人是編造理由方麵的高手,他的種種理由歸根結底隻有兩個字:借口!

有一首歌這樣唱道,“曾經有過的海誓山盟隨風遠去……”天長地久、海誓山盟這些詞兒似乎已經是冰河時期的語言,讓後現代時期的男人們聽得嘻嘻訕笑,雖然他們在追逐女友時仍還在使用著這些古老的愛情妙語。

男人在承諾的時候真誠得讓人毫不懷疑,在背叛的時候也似乎是情非得已。他不再愛你,明明是他變心了,但他卻會說你已不是當初的那個你了。

男人往往是心口不一的。他誇獎你聰明,但內心不一定如此想。所以他們不大喜歡追聰明的女人,不管他是聰明或不聰明。如果是一個傻男人,他根本不懂得女人的那些聰明才智是做什麼用的;而一個本身很聰明的男人絕不會愛上一個聰明的女人,因為聰明的男人已經很累了,他深知和一個聰明女人在一起會更累。當然,兩人若是準備用頭腦聯姻合打一片江山則不在此限。這類聰明男人的諾言更應當加倍防範,因為他知道在哪種場合對哪種女人應說哪種話,那麼你怎能指望這種按需要而做的諾言都變為現實呢?這不過是一個討好你的伎倆罷了。

看一個男人愛不愛你的最好方法,是看他願不願意把你引入他的世界當中,認識他周圍的那些朋友,特別是他的父母。若一個男人不肯把你介紹給他的父母,說明他絕對不愛你。不管他說什麼樣的花言巧語,看似多麼真誠,沒有實際的行動,那些話不過是水上的浮萍。

還有一類男人善於用文學的、煽情的語言,慷慨激昂地向你陳詞,表達他的忠心耿耿,比如:

“我如此玩命地拚搏、努力掙錢,還不是為了你和這個家!”

如果男人說此話時配以焦灼渴望理解的表情,其煽情程度不會遜色於任何一部瓊瑤片,但你不要急著熱淚橫流,男人奮鬥首先是為了他自己——為了有條件像周圍的成功男人那樣吃喝玩樂,這才是男人奮鬥的綿綿不絕如滔滔江水的動力。男人說這話的目的是想逃避家務,為夜不歸宿尋找借口,讓你放棄事業死心塌地做他背後的女人,至於他成功後能否兌現諾言,完全取決於他的良心,良心好的,尚能賜你錦衣玉食,但別指望他對你的愛情依舊;良心不好的,離婚吧,他可不會留戀你這個黃臉白發、滿臉皺紋的家庭保姆。他們隻聽得新人笑,哪見舊人哭。

還有最常見的、最亙古不變的、也最讓人心馳神往的承諾就是:“我會讓你一生都幸福和快樂。”

這話真讓人陶醉,但是,男人說這話時要麼還沒睡醒,要麼被眼下的幸福衝昏了頭腦,一時衝動就說出了這句讓他覺得是束縛終身的話。如果你不能讓他繼續幸福和快樂甚至成了他的累贅,他恨不得像甩掉黏在手上的口香糖一樣早點把你甩掉,所以,如果你和他同居不小心“有了”,當你羞中帶喜地說:“親愛的,我們結婚吧。”男人會推辭:“你看我要事業沒事業,要錢沒錢,讓你這樣嫁給我,我心不安啊。”“新壞男人”很會製造和享用生活的各種樂趣,但他們不願承擔與之相關的責任和後果,就像某些走穴的明星,喜歡數出場費,但沒有主動上稅的習慣。

“我會讓我們的生活永遠有品位、有情調。”

說這類話的男人要麼是天生的詩人,要麼正在熱戀或婚齡尚未滿五年。“新壞男人”都是製造浪漫的高手,和這樣的男人談情說愛,妙趣橫生,但男人的浪漫會隨著一紙婚書凋零。結婚第一年的情人節,他還會請你出去喝咖啡,送玫瑰;第二年,他也會記得帶點小禮物回家;第三年,他還會耐著性子陪你在家吃頓飯,玫瑰就別指望了。第四年,他可能就在給另一個女人送玫瑰了。

2.隨意承諾的人好自我表現

隨意承諾的人都有這樣一個通病,在談話中不論是否以自己為主題,總有突出自己、主張自我的表現。就像一隻叫天麻雀,一直在耳邊嘰嘰喳喳,讓你煩不勝煩。

善於自我表現的人常常既“表現”了自己,又不露聲色。他們與同事進行交談時多用“我們”而很少用“我”,因為後者給人以距離感,而前者則使人感覺較親切。“我們”代表著“對方也參加的意義”,往往使人產生一種“參與感”,還會在不知不覺中把意見相異的人劃為同一立場,並按照自己的意圖影響他人。

善於自我表現的人從來杜絕說話帶“嗯”、“哦”、“啊”等停頓的習慣,這些贅語可能被看做對開誠布公還有猶豫,也可能讓人覺得是一種敷衍、傲慢的習氣,而令人反感。

真正的展示教養與才華的自我表現絕對無可厚非,隻有刻意地自我表現才是最愚蠢的。卡耐基曾指出:“如果我們隻是要在別人麵前表現自己,使別人對我們感興趣的話,我們將永遠不會有許多真實而誠摯的朋友。朋友,真正的朋友,不是以這種方法來交往的。”

我們並不反對表現自己。在現代社會中,充分發揮自己潛能,表現出自己的才能和優勢,是適應挑戰的必然選擇。但是,表現自己要分場合、講方式,如果表現得使人看上去矯揉造作,牽強附會,好像是做樣子給別人看似的,那就另當別論了。吉米是一家大公司的高級職員,工作積極主動,待人也熱情大方,可是有一天,由於一個小小的動作,使他的形象在同事眼中一落千丈。那是在會議室裏,當時好多人都在等著開會,其中一位同事發現地板有些髒,便主動拖擦。而吉米似乎有些身體不舒服,一直站在窗台邊望著樓下。突然,他走過來,一定要拿過那位同事手中的拖把。本來差不多已拖完了,不再需要他的幫忙,可吉米卻執意要求,那位同事隻好把拖把給了他。一會兒,總經理推門而入。他正拿著拖把勤勤懇懇、一絲不苟地拖著。這一切似乎不言而喻了。從此,大家再看吉米時,老是覺得他虛假了許多。從前的良好形象被這一個小動作一掃而光。

在工作中,往往有許多人掌握不好熱忱和刻意表現之間的界限。總是把一腔熱忱的行為演繹得看上去是故意裝出來的虛假樣式。也就是說,這些人雖然學會了表現自己,但卻不是真正的熱忱,其中似乎摻雜了不少水分。也可以說,熱忱絕不等於刻意表現。在需要關心的時候關心他人,在應當拚搏的時候撒上一把汗,認真拚搏一番真誠自然,人人都會讚頌。而不失時機甚至抓住一切機會刻意表現出自己“與群眾打成一片”、“關心別人”、“是領導的好下屬”、“雄心勃勃”,就會使人覺得虛假而不願與之交往。

我們交友都是本著“誠”的心態,而這種好表現的人,常常為了突出自己的能力隨便別人請求什麼都是沒問題,並拍拍胸口保證,而不看自己是否能辦到,這種人到最後隻會自毀形象。

3.騙一次就夠了

如果你被別人騙了一次,那是你運氣不好。

如果你被別人騙了兩次,還是你運氣不好。

如果你被同一個人騙了兩次,你是否應該自己檢討?

在現代社會生活,難免有許多事要求人幫助,但在找人時也需看對象。有時,你認認真真地托人事情,他在痛痛快快地答應之後,就沒了下文,這種人以後就很難再取得別人的信任了。

現代人壓力大,工作生活忙忙碌碌,但礙於情麵,你托他人辦事時,對方有時熱情地答應下來,似乎挺夠義氣,事實上,很可能說過就忘了。

劉小姐特別想去北京深造。她托了一個在北京進修的鄉鄰打聽一下關於入學事宜。她為此還特地請那個鄉鄰吃飯。

那個鄉鄰去了北京之後,劉小姐天天盼著信兒,她將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十天、半個月、一個月,她終於按捺不住,打長途電話去詢問。那個鄉鄰熱情地說:“你放心你放心,我會打聽的,隻是最近特別忙。”

又過於一周、半個月,她打了好幾次電話過去,他還是在電話裏熱情地說:“你放心你放心……”

直至放暑假了,他也沒給她一個消息。

劉小姐氣憤不已,覺得他太虛偽了!為什麼不說實話,而是欺騙她。後來,她在氣急之下,決定直接同那個學校聯係,很快得到了準確的信息。

當然,這個鄉鄰以後也很難再取得劉小姐的信任了。

當你失去信譽後,一些不了解真相的人,可能還會信任你,但是,失去信譽之後,就像那個放羊孩子不斷喊“狼來了”造成的那種後果一樣。

有一位老板說:“中國有十三億人口,每一個人騙一次就足夠了。”事實上,這位老板說的這句話倒是大實話。

當然,這個老板在人前所標榜的卻是另一番話語:“我是一個特別注重信譽的人,人在江湖,靠的就是一個信用。做生意嘛,不能隻做一次,要長期合作,大家一起掙大錢。”

這個老板慣用的伎倆是用極真誠的話語騙取合作者的信任,並且總是許下一些“空中樓閣”式的諾言,或者進行鄭重承諾,信奉雙贏原則。同時,恰到好處地施以小恩小惠,讓你產生“知遇之恩”的錯覺。當你要拿自己所得利益時,白紙黑字的協議,也會被老板抵賴,同他簽協議是無效的。

據說,那個老板最後生意賠了。因為同行都知道他的底細了,沒有什麼人願意與他合作。

有些人,開始時往往答應得很好,到最後卻未必去做。把事情委托給這種人不僅辦不成事,反而會誤了事。這樣的人將來就很難再與人友好相處了。

4.誰說你是他生命的全部

如果一個人對你說,他最愛的人是你,請不要相信。生命未走到盡頭時,都不要輕易說“最”。如果一個人對你說,你是他生命的全部,其實這裏摻雜的就是謊言。這個世界上,誰都不是誰的全部,誰都代替不了誰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