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一百零八將簡曆[一](3 / 3)

受招安後,燕青預感跟盧俊義前去受封沒有好結果,便獨自離去,功成身退。

[37]朱武: 定遠人氏,能使兩口雙刀,精通陣法,很有謀略。同陳達、楊春,一起在少華山落草。陳達攻打史家莊,被史進打敗。朱武同楊春求史進放了陳達。史進和少華山綠林好漢來往密切,被華陰縣縣官得知,包圍了史家莊,朱武等三人救了史進。後朱武等人投奔梁山。封為同參讚軍務頭領。

受招安後,朱武隨宋江征討方臘,為生還的十五員偏將之一。被封為武奕郎兼諸路都統領。

[38]黃信: 是青州知府慕容彥手下的兵馬都督,一身好武藝。清風寨劉高捉了宋江,黃信來提犯人,又設計捉了花榮,押往青州時被燕順、王英、鄭天壽圍住,黃信打不過逃走。秦明被捉投降後,勸說黃信也投了宋江,為梁山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第一名。

宋江受招安後,黃信在征討方臘的戰鬥中建功立業,後被授武奕郎。

[39]孫立: 原是登州兵馬提轄,精熟弓馬,武藝過人,江湖上人稱“病尉遲”。在弟弟孫新、弟婦顧大嫂的勸告下,為救解珍、解寶兄弟,眾人聯手劫了牢獄,救出了解家兄弟。孫立得知梁山人馬正在攻打祝家莊,因孫立和祝家莊教師欒廷玉是同師兄弟,便打著登州兵馬提轄的旗號打入祝家莊作內應,破了祝家莊。是梁山第三十九條好漢,封梁山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第二名。

受招安後,孫立被封為武奕郎。

[40]宣讚: 原是蔡京手下的一名武官。梁中書在大名府向蔡京告急,宣讚推舉關勝領兵前往圍剿梁山,宣讚和郝思文為副將。關勝被捉住,宣讚、郝思文也被捉住,三人一同歸順梁山。宣讚排梁山好漢第四十位,居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第三。隨宋江征討方臘時陣亡。

[41]郝思文: 是梁山第四十一條好漢,梁山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第四名。江湖人稱“井木犴”。早先是東京蔡京手下的一名武官,關勝率兵圍剿梁山,郝思文與宣讚都是副將。關勝被宋江用呼延灼假降的計謀捉拿,郝思文與宣讚前去相救也被捉了,後隨關勝一同投降了梁山。隨宋江征討方臘攻打杭州城時,郝思文正要舉刀迎戰,忽被繩索套住,拖進城斬首。

[42]韓滔: 排梁山好漢第四十二位,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第五名。宋江兵馬攻破了高唐州。徽宗皇帝派呼延灼率領陳州團練使韓滔為正先鋒,征討梁山泊。韓滔人稱“百勝將”,使一杆棗木槊,驅趕三千連環馬先打敗梁山人馬。後梁山泊用湯隆計謀騙來金槍手徐寧,用鉤鐮槍破了連環馬,活捉了韓滔。韓滔見宋江待人忠厚,當即歸順梁山。在宋江征討方臘,攻打常州城時,韓滔不幸被南軍冷箭射死。

[43]彭祀: 原為穎州團練使。隨呼延灼征討梁山時任副先鋒,人稱“天目將”,使一杆大杆刀,刀法精熟,武藝高強。與扈三娘交戰時輕敵,被扈三娘用紅錦套套住活捉,歸降梁山。封為梁山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第六名,與呼延灼、楊誌、韓滔一起駐守梁山正北旱寨,是梁山第四十三條好漢。跟隨宋江征討方臘時陣亡。

[44]單廷矽: 梁山英雄中第四十四條好漢,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第七位。梁山兵馬打破大名府後,朝廷派淩州團練使單廷 與魏定國領兵再打梁山。單廷 人稱“聖水將軍”,善用淡水浸兵之法。關勝領兵與單廷 交戰,宣讚、郝思文被單廷 捉拿。幸虧得李逵、焦挺、鮑旭三人在中途相救。關勝與單廷 對仗,關勝掉頭就跑,單廷 拍馬追趕,舉槍便刺,關勝奮起神威,用拖刀計將單廷 拍下馬後活捉,單廷 歸降梁山。與林衝、董平、魏定國把守梁山正西旱寨。征討方臘時陣亡。

[45]魏定國: 原是淩州團練使,精熟火攻法,上陣專用火器取人,人稱“神火將軍” 。與單廷 一起奉旨攻打梁山。尚未出征,就被關勝圍在淩州城裏,後退無路歸順了梁山。排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第八位。是梁山第四十五條好漢。跟隨宋江征討方臘時陣亡。

[46]蕭讓: 著名書法家,善寫當時蘇、黃、米、蔡四種字體,濟州人氏。宋江被捉到江州,吳用獻計讓戴宗請聖手書生蕭讓和善刻金石印記的玉臂匠金大堅到梁山偽造蔡京的文書,以救宋江。蕭讓從此上了梁山。掌管梁山行文和調兵遣將之事,是梁山的文職將領。排梁山好漢第四十六位。宋江征討方臘時,蕭讓未出征,留在京師。

[47]裴宣本: 是京兆府的一個小官,人稱“ 鐵麵孔目”,為人正直。因得罪了知府,被發配沙門島。途經飲馬川時,被鄧飛、孟康救下,推舉為飲馬川寨主。戴宗、楊林在飲馬川與裴宣相會後,裴宣等就歸順了梁山。裴宣在梁山做定功賞罰軍政司官員,排座次時,為第四十七位好漢。一生專記人功過,鐵麵無私,威望高。

受招安後,被授武奕郎兼都統領。

[48]歐鵬: 人稱“摩雲金翅”,有一身好武藝,被官府和生活所逼,在黃門山落草為寇。歐鵬和蔣敬、馬麟、陶宗旺四人聽說宋江被困江州,被梁山好漢相救,便投降了梁山。排梁山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第九名,是梁山第四十八位好漢。在征討方臘時戰死。 [49]鄧飛: 排梁山英雄第四十九名,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第十名。鄧飛因運送花石綱受提調官欺壓,一怒之下殺了提調官,在飲馬川落草為寇。楊雄、石秀智殺潘巧雲、裴如海後,鄧飛和寨主裴宣、孟康一起到梁山。宋江攻打祝家莊時,鄧飛被祝家莊埋伏的撓鉤手捉去。後宋江打敗祝家莊,救出鄧飛。

在征討方臘時戰死。

[50]燕順: 排梁山好漢第五十位,是梁山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第十一名。宋江與武鬆在瑞龍鎮分手後,來到清風山,被一條絆腳索絆倒,押上清風山,“錦毛虎”燕順、“矮腳虎”王英、白麵郎君鄭天壽要殺宋江。宋江不禁仰天長歎,報出姓名,燕順聽見“宋江”兩字,便跪地拜見宋江。後宋江被清風寨劉高所捉,花榮、燕順等救下宋江。燕順等三人歸順梁山,後來征討方臘時戰死。

[51]楊林: 梁山第五十一條好漢,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第十五位。戴宗奉命下山打探消息,路過薊州,遇見江湖好漢 “錦豹子”楊林。楊林要投奔梁山,便跟戴宗同行。宋江帶兵馬一打祝家莊時,楊林、石秀去探莊,楊林被擒。後孫立和親戚家人打入祝家莊作內應,梁山人馬裏應外合,攻破祝家莊。後隨宋江征討方臘。

受招安後,被封為武奕郎兼都統領。

[52]淩振: 是當時的火炮專家,他造的火炮能打十四五裏遠。淩振又精通武藝,是一個非常厲害的人物。呼延灼攻打梁山時,請來轟天雷淩振。淩振善造火炮,淩振炮轟梁山鴨嘴灘,大顯火炮神威。晁蓋用計,使阮小二在水中捉了淩振。淩振投降了梁山,專為梁山兵馬造大小火炮,排梁山第五十二名英雄。

受招安後,淩振被封為武奕郎兼都統領。

[53]蔣敬: 梁山第五十三條好漢,人稱“ 神算子”。宋江潯陽樓寫反詩被捉,梁山好漢劫法場,救了宋江、戴宗,路過黃門山時,山上下來四位頭領,滾鞍下馬,拜倒在地。宋江一一扶起,才知四人是歐鵬、蔣敬、馬麟、陶宗旺,他們都有一身武藝。蔣敬等四人,從此便歸降梁山。蔣敬在梁山主管錢糧支出和納入。

受招安後,蔣敬被封為武奕郎兼都統領。

[54]呂方: 是梁山第五十四條好漢,被封為守護中軍馬軍驍將。花榮等清風山救了宋江,走到對影山,見兩員少年壯士,都手拿方天畫戟,一隊人馬穿紅衣,另一隊人馬穿白衣,在路邊打了起來。花榮見兩支戟上的絨條攪結在一起,就引弓搭箭,恰好把絨條射斷,兩人便不再鬥。穿紅衣的叫“小溫侯”呂方,穿白的叫“賽仁貴 ”郭盛。呂方、郭盛武藝不相上下。便一起歸降了宋江,後隨軍征討方臘時,呂方被南軍滾石砸死。

[55]郭盛: 外號“賽仁貴”,是梁山第五十五條好漢。呂方原在對影山落草為寇,郭盛要來奪山寨。兩人便在山下大戰起來,幸好被花榮一箭射開,一同歸順了梁山。郭盛同呂方被令守中軍馬軍驍將。征討方臘時同呂方一起被南軍滾石砸死。

[56]安道全: 醫術高明,人稱“當世華佗” ,是梁山第五十六條好漢。宋江率兵攻打大名府時背上生瘡,病勢沉重,便回師梁山泊。張順說健康府有一神醫,可治此病。吳用給張順百兩黃金去請神醫安道全。安道全因為迷戀**李巧奴,不願隨張順去梁山。張順殺了鴇婆和巧奴,在牆上寫下“殺人者安道全”。安道全無奈,隻得隨張順上了梁山,治好了宋江的病。他到梁山後,隨軍出診,救活了梁山許多好漢。宋江征討方臘時,皇帝詔安道全進宮治病未能出征,梁山好漢因未能及時救治而傷亡嚴重。

[57]皇甫端: 原是東昌府城內著名的獸醫,同沒羽箭張清是好友。宋江攻下東昌府,張清投降梁山,又向宋江推薦了獸醫皇甫端。皇甫端從此便歸降了梁山。皇甫端醫道高明,診治馬病,手到病除。他上梁山後,梁山馬軍更加強壯。由於皇甫端貢獻較大,排梁山第五十七條好漢。征討方臘時,皇甫端被留在京城未能出征。

[58]王英: 原是清風山的強盜,捉得宋江後,佩服宋江的為人而歸順了宋江。宋江率兵攻打祝家莊時,扈家莊女將一丈青扈三娘與王英交戰,王英輕敵被扈三娘活捉。宋江打下祝家莊後,將被林衝活捉的扈三娘嫁與王英。同為梁山專掌三軍內采事馬軍頭領,是梁山第五十八條好漢。征討方臘時陣亡。

[59]一丈青扈三娘: 是梁山第一女將,武藝高強,一雙刀神出鬼沒,更有用繩套的絕技,陣前用繩套捉人十分厲害。宋江攻打祝家莊時,扈三娘首戰便捉了“矮腳虎” 王英。扈三娘後被林衝所捉,由宋江主婚與王英成了夫妻。同掌梁山三軍內采事,是梁山第五十九條好漢。隨宋江征討方臘時,王英被南軍將領鄭彪一槍挑死,扈三娘急去救應,被鄭彪擲來的鋼磚打中門麵而死。

[60]鮑旭原: 來是枯樹山的強盜,李逵和沒麵目焦挺路途中相識後,聯合鮑旭攻打淩州。鮑旭便與李逵相識。鮑旭也是一名英雄,很有些本事。江湖上人稱“喪門神” ,在河北、山東一帶很有名氣。鮑旭上梁山後被封十七員步軍將校第二名,是梁山第六十條好漢。他跟隨宋江征討方臘時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