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與交警叔叔的心靈對話
我們已生活在一個交通發達的文明社會。1896年,德國人本茨發明了汽車,從此,全世界的道路交通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但也隨之帶來了不斷增長的道路交通事故。據不完全統計,已有約3000萬人死於車禍,傷殘者數以億計。目前,每年全世界車禍死亡人數近50萬人,傷殘1300多萬人,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社會震蕩。
交通事故威脅著你,威脅著我,特別是威脅著每一個少年兒童。目前,徹底消滅交通事故,為時尚早,社會的目標是盡量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為此,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在這一過程中,作為社會的細胞--家庭,擔負著一項極其重要的艱巨任務,即幫助少年兒童掌握交通知識,提高交通安全意識,形成自覺遵守交通安全規則的習慣。
一、馬路危險多,少兒莫大意
寬敞的馬路上總是人來車往,川流不息,但在這熱鬧景象的背後卻時刻隱藏著殺機。即使把馬路稱為無刀的屠場也毫不為過。交通事故造成的兒童傷亡更是令人觸目驚心。於是,年輕的父母們每天都惦記著孩子在馬路的安全,成群結隊的接送大軍成為現代都市一條亮麗的風景線。
過馬路時哪些行為不安全
【少兒內心獨白】
同我們家相比,馬路上既寬敞又熱鬧,我和小朋友們常想,要是能在馬路上做做遊戲、比比武該有多好!可爸爸、媽媽和老師都不讓我們在馬路上玩。咳,真是太不自由了。
【交警叔叔的提示】
小朋友們的這種想法是不對的。馬路表麵看起來寬敞熱鬧,實際上暗藏著危險,平時過馬路要小心謹慎,更不要到馬路上去玩耍。過馬路有許多行為是不安全的,如果小朋友們不注意,很可能會受到傷害。在實際生活中有些小朋友就是因為做了這些不安全行為,給自己、父母和家人都帶來了不幸。
【安全警世錄】
終生遺憾的腦震蕩
他叫揚揚,初中二年級學生。一天課間他正在操場上打籃球,同班的一個同學急匆匆地跑來告訴他:“你爸爸因工傷事故正在醫院急救室搶救。”他聽完同學的話,立即跑步趕往醫院,一路上什麼也不管,隻有一個念頭,就是“快些到醫院”.他走捷徑,闖道口,翻護欄,亂穿馬路,一個勁地朝醫院方向衝去。當他發現背後有一股強勁的風推來時,兩眼一黑,昏迷過去了。他被身後一輛大卡車撞倒在路旁。經醫院千方百計搶救,脫離了生命危險,診斷為嚴重腦震蕩、左肋骨骨折和胸椎骨壓縮性骨折。他在醫院搶救的過程中,母親一直眼含熱淚守在床前,家中兩位親人連遭不幸,這沉重的打擊使她幾乎難以支撐下去。她神情呆滯,連續幾晝夜不思飲食睡眠。揚揚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左肋骨和腦震蕩逐漸痊愈,但胸椎骨壓縮性骨折卻無法治愈,癱瘓的身軀被人從醫院搬回家中。當初,他是一個生龍活虎、充滿理想的少年,現在卻已是30歲的殘疾的成年人了。他的爸爸在醫院治療期間聽到兒子受傷的消息,如雷轟頂,一病不起,三年後就離開了人世。他的胞妹為了料理家務和照顧哥哥,婚期一拖再拖,將近30歲才結婚。目前,家中隻有為揚揚操碎了心、愁白了頭的老母親和這個癱瘓在床的兒子相依為命。15年過去了,這個身遭車禍的幸存者,至今每當聽到駕駛員、騎車人、行人忽視交通安全的事例時,心情就很不平靜,恨不得從床上爬起來,用他的親自遭遇勸告那些人:為了您和家庭的幸福,一定要自覺遵守交通規則,願悲劇不再重演!
踢足球引起的癱瘓
6歲的玲玲十分惹人喜愛,她家就住在馬路邊。一天,她看到三五個比她大的小哥哥正在馬路上踢足球,也跑上馬路跟著湊熱鬧。正當玲玲追上去的時候,足球飛來碰在玲玲身上,玲玲當即摔倒在地,足球又彈向迎麵開來的一輛小汽車的駕駛室窗玻璃,駕駛員緊急刹車,不幸車輪已經壓住了玲玲的下半身。經醫院搶救雖保住了生命,但一個原本天真活潑的小女孩卻成了一個下肢癱瘓的殘疾人。
過馬路險些傷身
小華5歲多就讀一年級,每次上學要橫過一條大馬路,家裏人每天都要接送她。有一次,她沒看兩頭車輛往來情況,就橫過馬路,一輛公共汽車飛馳過來,眼看就要發生傷亡事故,在這千鈞一發之際,爸爸果斷地將她拉到路旁,她嚇得直發呆。後來,爸爸告訴她,過馬路,看兩頭,沒有車輛你才能走。先看左邊的車,走到路中央時,再看右邊的車。
從以上幾個事例我們可以看出,過馬路不小心,輕者會傷身,重者會有生命危險。小朋友們千萬要注意,切莫把自己的身體和生命當兒戲。
【馬路上的種種不安全行為】
1.不注意信號燈
2.不注意往來車輛
3.前後有車不知所措
4.跨越護欄
5.跑步過馬路
6.見對麵有熟人,不顧一切奔跑過去
7.買零食吃,興衝衝跑過街頭
8.逛街時,東張西望
9.從汽車後麵突然跑出來
10.在馬路上玩耍、遊戲、打鬧、追逐、撿地下物品
11.突然改變方向
12.模仿盲人過路
過馬路應遵循哪些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