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話題,就圍繞著張譚這個人,聊了許多。
主要是韓雲波說得比較多,因為他和張譚有一定的私交,認識也比較早。而且又是把武俠研究當主業,關注自然就多。
一點一點,把才子與張譚畫上了等號。
最後竇文濤總結:“盛名之下無虛士,譚式武俠這幾年有一統武俠的大勢,我們說天時、地利、人和皆有,但是如果是無根之木,譚式武俠不會達到如今的高度。武俠文化的發展,是不是到了顛峰時期,市場和讀者會證明這一切。”
……
《鏘鏘三人行》播出的時候,在中國大陸,改編自張譚小說《倚天屠龍記》的同名電視劇,正在折江衛視火熱播出。
作為射雕三部曲的最後一部。
作為現象熱播劇《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的最新續集。
《倚天屠龍記》迎來一個大家都猜測到的勢頭,第一天便再現去年《神雕俠侶》的風采,一舉奪得全國同時段收視冠軍,直接達到了10.236%的收視率。
這引起了廣大媒體的驚呼:“《喬家大院》預料中的冠軍不保,《倚天屠龍記》再掀武俠風暴。”
今年,央視推出的晉商題材《喬家大院》,收視率非常不錯,全國收視率達到了7.18%,領跑了大半年時間。
不過很可惜的是,2006年電視劇質量不錯,但收視率普遍走低,沒有突圍而出的佼佼之作。《馬大帥3》、《別拿豆包不當幹糧》、《錯愛》、《鄉村愛情》等電視劇,都差不多的收視率水平。
早在《倚天》沒有上映的時候,媒體就已經猜到,今年的收視冠軍,必然是《倚天》。
譚式武俠的魅力,不需要過多描述。
事實未有波折。
《倚天屠龍記》第一天收視率破10點,去年《神雕俠侶》第一天是破了9點。
第七天收視率破了18點,《神雕》同期是破16點。
第十四天收視率破了20點,《神雕》同期是破19點。
第二十天大結局收視率高達28.527%,《神雕》大結局25.456%,《射雕》大結局19.564%,無疑《倚天》創造了新高。
最終40集的《倚天屠龍記》,以全國平均收視率18.632%的高度,稱霸了2006年大陸電視劇收視排行榜。
又是一場現象級的盛宴。
麵對如此成功的收視結果,張譚應該很高興才對,事實上並沒有。
除了這部電視劇的口碑,要比前兩部下降了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蘇莎扮演的周芷若,沒有得到觀眾的認可,小妮子在家裏生了幾天的悶氣。
趙敏的扮演著是台彎演員甄靜雯,扮演的趙敏被評價為頗具精髓,而蘇莎扮演的周芷若,則被評價為花瓶,認為她的演技很爛,沒有演出周芷若的氣質轉變。
有網友評論稱:“雖然她是譚夫人,但我還是要說,蘇莎的長相有點甜,演技也一般般,扮相好看沒用。沒有周芷若心如蛇蠍的一麵,尤其是後期的陰暗麵表現好差勁,根本沒有多少狠感覺,眼神也沒殺氣。”
當然也有顏值代表一切的網友力挺:“莎莎演得很不錯啊,女神怎麼可能是壞人呢,否則最後也不會幡然悔悟了。”
媒體上對蘇莎的演技,也是很不客氣的批評了。
即便張譚發微博力頂自家媳婦,依然沒卵用,報紙上普遍貶大於褒。
“莎莎別多想,我覺得你演的最好,就是我要的周芷若!”張譚違心的說,他也看了《倚天屠龍記》,每天晚上都陪蘇莎一起看。
說心裏話,蘇莎的演技是很稚嫩,尤其是與甄靜雯做了直接的比較,顯得生澀許多。除了顏值、氣質上能獲勝,對角色的把握,確實被甩開了。
大概也就是青春偶像派的水準。
……
蘇莎的演技評價差了點,並沒有妨礙到《倚天屠龍記》的熱潮。
在大陸播出後,香巷和台彎緊隨其後陸續播出,馬來西亞、新加坡也早早預定引進,日本、韓國、泰國、印尼、菲律賓、老撾、越南、柬埔寨,都已經在商榷。席卷半個亞洲的日子,即將到來。
劇中演員各個身價倍增,身為女主角之一,即便演技遜色一些,蘇莎的粉絲依然狂漲。
她的微-博短短一個多月時間,從幾萬人暴漲到七十多萬。
影響力可以見一斑。
一部《倚天屠龍記》,繼續鞏固了譚張的地位。
正如《南方周末》的評論:“譚式武俠不是一閃而過的現象,而是一種事實的熱門題材,多部改編作品的成功,昭示了譚式武俠商業化的巨大價值,這種成功熱潮,恐怕會在今後持續很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