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日文版出爐(1 / 2)

時間匆匆。

年底的時候,《四大名捕震關東》電視劇,在江酉衛視首播。

和創造收視神話的《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比起來,《震關東》的開播,聲勢要弱了許多。聲波影業比不上張大胡子會炒作,而且原著小說究竟是差了射雕三部曲一籌,在改編的漫畫、遊戲方麵,都要弱一點。

加上播出平台也是弱,江酉衛視絕對是上星衛視中,靠後半段的衛視。

所以收視率從開播第一集的1.202%,經過一個星期的爬升,才勉強達到5.945%,隨後又緩慢爬升到9.463%為止,從第一集到大結局,都沒有達到過10點的收視率。最終的平均收視率,是6.231%,排在今年全國所有電視劇收視率第十的位置。

《四大名捕震關東》電視劇,也遭到了很多張譚粉絲的詬病,認為改動太多了,原本小說是沒有女主角的,電視劇裏硬生生的加了女主角。而且幾個新人演員的演技,都很差強人意,無法表現出名捕的風範。

“和《射雕》、《神雕》相比,《震關東》屬於粗製濫造。”——《南方都市報》很不客氣的點評。

“或許是原著隻有十幾萬字的原因,劇情單薄導致不得不填充太多非小說內容,這讓許多譚氏武俠迷並不願意買賬。”——薪浪網總結收視未出現奇跡的原因。

《北亰娛樂信報》則認為:“射雕前兩部最大的吸引力是各種愛情,《震關東》屬於譚張前期作品,寫作時才十五歲,幾乎沒有描寫過愛情,所以電視劇無法改編出令人滿意的感情戲。”

這樣的評價,或許是有道理的,但明顯屬於期待過大後的反應。

理智一點的媒體,如《信息時報》的一篇報道:“《震關東》是短篇,內容很短很緊湊,幾乎沒有施展的空間,而且就這本小說來說,影響力和受眾都很有限。能在江酉衛視平台,收獲到超過6點的收視率,實屬不易了。”

《楚天都市報》也認為:“《震關東》的質量並不差,不與《射雕》、《神雕》比較的話,也是今年優秀的武俠電視劇。”

事實上聲波影業對《四大名捕震關東》的收視率很滿意,陣容、宣傳、成本、播出平台、原著影響力,都無法與張大胡子工作室出品的兩部電視劇比較,還能強求多少?不是非要有收視神話才叫成功。

從一開始,他們製片方,就沒有過高期待過這部電視劇,有現在的成績,滿意之極了。

張譚也很滿意,他有上輩子的記憶,知道四大名捕是熱門IP,奈何不論是改編成電視劇還是電影,都不算成功。這輩子《震關東》小試牛刀,收視率不俗,給整個係列的改編打下了一個好的基礎。

用不著再挑剔了。

……

就在《四大名捕震關東》收視率引發爭議的時候,張譚又收到了一個好消息。日本德間出版社,完成了對《四大名捕震關東》、《會京師》、《逆水寒》、《鬥將軍》四部小說的全部翻譯工作,並交付印刷,將在中國的春節後,日本發行。

這是單獨一個係列。

後麵還要翻譯射雕三部曲係列,以及《小李飛刀》的單行本,都作為《譚張全集》的一部分。

隨消息一起來的,還有德間出版社寄來的一套十六本樣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