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筱軍聽了阮偉鋒講的這五點建議,講得非常全麵到位,相信他肯定進行了深思熟慮,有備而來。劉書記聽了,肯定很滿意。
劉書記說:“下麵請少常同誌談談自己的看法。”
大家熱烈鼓掌!
林少常知道,這次日本財團前來投資的項目是劉書記從一個同學手上爭取過來的,劉書記的同學叫馬鐵,是大學裏的同學。他大學畢業後留學日本,學業完成後留在日本。在這次前來投資的電子集團公司任職,他發現日本的先進生產技術,很想引進日本的先進生產技術到祖國,為祖國作點貢獻。正好,祖國的國門已經打開,劉書記提拔到夷州當了一把手,有了這個機會,他建議集團總裁前往中國投資,並把中國的種種優勢介紹給集團董事會,董事會研究考慮,中國有大量的廉價勞動力,在很大的消費市場,就是不知道政府的軟環境建設、對外商投資建設的支持力度怎麼樣?最後確定,來中國投資前要進行深入的調研。劉書記聽後,興奮地幾天沒睡好,他正愁著拿什麼奉獻給夷州人民,沒想到,遠在海外的老同學幫了自己的忙。劉書記想,景田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好缺少前來投資的大客戶。
林少常也知道,這個項目一落地,所有的功勞都是劉書記的,自己隻是一個配角而已。
但是,這有什麼辦法呢?自己的官職比劉書記矮了一級,這一級非常的重要。要知道,省部級是屬中央管轄的,而自己廳級隻是省管幹部,這一級,差距就是這麼大。再說,劉書記又是空降下來的高幹子弟,怎麼的,林少常也不是他的對手,現在這種情況下,林少常隻有保持穩定,跟劉書記較量那叫自不量力,傻瓜才去幹這樣的事,何苦呢?如果不識時務,吃虧的是自己。
林少常是個聰明人,在劉書記麵前,他還是保持老實本分一點,順著他一點。
林少常文化程度不高,是地地道道的本地人,他高中畢業後回鄉務農,當過民辦教師、村小隊長、大隊長、隊支部書記、招幹後當鄉幹部、副鄉長、鄉長,他就是這樣從基層一步一步幹上來的。目前他手下也有不少自己培養起來的幹部,這些幹部對林少常一呼百應,隨叫隨到,要說在本地的實力,在夷州還沒有一個人能超過他。但是,在官場上,有手下人的實力,沒有上邊過硬的關係是不行的,就像寡婦睡覺一樣樣的,上麵沒人,越睡越難受。
本來,前任書記調走後,林少常以為自己可以順理成章接替書記位置當上一把手,踏入省部級領導行列,沒曾想從外地空降一個來頂掉,按照他現在這個年齡,這次換屆沒有調整當書記,再等下屆五年,自己的年齡也不允許了,現在的他,也隻能維持現狀,發牢騷罵街又有什麼用?絕對沒有當年那鼓子衝勁,保持不出亂子,配合劉書記就行。
從林少常自己的想法看,他對自己的表現和仕途感覺已經很滿足了,從一個鄉村民辦教師,沒有一點背景的情況下,靠自身努力不斷地往上爬,能爬到現在正廳的位置在夷州還沒有第二個,他對自己一路走來感到無比的欣慰。
就在這次劉書記調來後,林少常手下的親信一個個不服氣,說,這個位置本來就是你的,他憑什麼把這個位置霸占,一定要想個招把他整走,看著他就來氣,你才是我們夷州市的老大。林少常聽後笑笑,跟手下的親信說,這個話可不能亂說,我何能何德能當夷州的老大?我能有今天全靠大家對我的抬愛,對我的支持,你們想怎麼樣?人家是空降兵,我們這些個土包子是人家的對手嗎?要安分守紀一點好。他手下的親信說,老大,你不要氣餒,有我們這些人,不要你出麵,我們想辦法治他,看他在夷州能呆多長時間?
跟林少常最鐵的親信有兩個人,一個是政法委書記蔣長盛,一個是常務副市長柯本超,他們跟著林少常幾十年走過來,感情沒得說,隻要林少常咳嗽一下,他們馬上就會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