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古人雲:“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的終身導師。孩子能否健康地成長,能否將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學習之中,與父母能否正確地對孩子進行教育和引導有著密切的關係。

就目前孩子學習的狀況而言,存在著一些急待解決的問題,厭學就是其中的一個。厭學無疑會扼殺或阻礙了孩子對學習的熱情與欲望,束縛和困惑著孩子美好的心靈,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與發展,都會造成了嚴重的危害。

孩子厭學情況的普遍出現,說明厭學已成為一個嚴重的教育問題。要改變它,必須對其產生的原因作出探析,而其產生的原因又是十分複雜的,既有來自社會的因素,又有來自學校的因素,更有來自家庭和孩子自身的因素。如:由於社會價值觀呈多元化的趨勢,使孩子受到的影響越來越複雜;在學校裏,老師教學不當,態度粗暴,對學生不能一視同仁等;在家庭裏,家長要求不當,過高或過嚴,或缺乏溫馨和睦的環境氛圍,以及孩子自身交友不當,學習動機不強,缺乏信念等,這些都是導致孩子厭學的重要因素。

做父母難,做現代孩子的父母就更難。拳拳父母心,切切親子情。哪個父母不望子成龍?哪個父母不期盼自己的子女在學習上能出類拔萃?可以說,每個父母都會為子女在學習中的成長而殫精竭慮。但是做好家庭教育,做一名稱職的家長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盡管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已為許多家長所認識,但與新時期培養和教育人才的要求相比,我們的家庭教育仍然是一個薄弱的環節。

不少家長由於缺乏科學的家教方法,因而在教育孩子消除和改變厭學狀況的過程中,出現事與願違的情況屢見不鮮。

為了使家長們擁有一把開啟孩子心靈之鎖的金鑰匙,北京數十名教育研究工作者經過廣泛的調查和深入的研究,編寫了這本《孩子厭學怎麼辦》。書中運用先進的、科學的教育理念與方法,對如何改變孩子的厭學行為,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進行了比較詳細而具體的闡述。全書共分十一個部分:

——尋找孩子厭學的症結。該章從不同的角度剖析了孩子產生厭學的種種原因,以便有針對性地幫助孩子解決厭學問題。

——幫助孩子告別厭學,需要家長走出教育的誤區。該章多方麵地闡述了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所容易陷入的誤區,並為家長走出這片教育誤區指出了明確的方向。

——幫助厭學的孩子樹立人生的理想與追求。理想是人生的堅強支柱。在實現理想的征程中,需要頑強的意誌和吃苦耐勞的精神。

——幫助厭學的孩子用自信戰勝失敗和恐懼。自信是人的生命之魂。一個缺乏自信的人必然會陷入自卑的泥潭中,而隻要擁有自信,失敗和挫折終究會低頭讓路。

——消除孩子的心理重負。“望子成龍”是每一個家長的願望,然而給孩子施加過度的壓力,就會造成孩子的心理重負,進而對孩子的學習產生負麵影響。

——幫助孩子培養有利於學習的好習慣,改變不利於學習的壞習慣。好習慣是走向成功之路的推進器,是開啟成功之門的金鑰匙;而壞習慣則是阻礙人們通往理想之路的絆腳石。

——用激勵與獎賞的方法,激發孩子學習的上進心。激勵與獎賞是一種良好的教育方法。“孩子需要激勵,猶如種子需要陽光;孩子需要獎賞,猶如花兒需要澆灌。”用激勵與獎賞的教育方法,往往會收到神奇的效果。

——幫助厭學的孩子掌握學習技巧。良好的學習方法是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的重要保證;良好的學習效果又是孩子走向未來成功之路的重要基礎。為此,加強對孩子學習方法的指導,引導孩子對學習技巧的掌握,應是幫助孩子克服厭學的關鍵所在。

——激勵孩子“試試看”,刺激孩子喜歡學習。改變孩子厭學需要把握孩子的心理,做到對症下藥,方可出奇效。通過激發孩子“試試看”的方法,便是消除孩子厭學的解毒劑。

——讓孩子覺得“很容易”,從而改變不願讀書的心理。厭學的孩子因有著較多的失敗,所以往往自暴自棄,不願讀書。改變它,需要給孩子以成功的喜悅,給孩子以“很容易”的感受。

——讓孩子認識到“不得不做”、進而養成“自然地做”的習慣,是改變厭學的有效良方。厭學的孩子大多思想上比較懈怠,對學習往往抱著一種無所謂的態度,為此喚起他們的責任心,讓他們認識到“不得不做”、進而養成“自然地做”的習慣至關重要。

可見,本書內容豐富,科學、務實,既有科學的教育思想和比較全麵的學習指導,又有針對性很強的改變孩子厭學的具體做法。

語言樸實、簡明,相信本書會對廣大家長形成正確的家教觀念,掌握科學的家教方法提供有益的幫助。

金戈博士

2004年4月28日於北京京師學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