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注重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2)(1 / 3)

霍普金斯從此對醫藥研究產生了濃厚興趣。老醫生非常器重他,常常對他加以指點,後來他被破格提升為化驗員。最令人驚詫的是,霍普金斯做的病理實驗遠比一般專業的人士還完善。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霍普金斯於1929年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這些成就與他喜歡讀書是分不開的,如果霍普金斯不喜歡讀書,就不會有人賞識他,更不會被推薦上大學,也絕對沒有後來的成就。

【對爸爸媽媽的啟迪】

閱讀是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一個人花在閱讀上的時間越多,他就越聰明;越聰明,將來成功的機會就越多。所以如果你能幫助孩子養成閱讀習慣,你就是造福於他。

一個孩子在成長期中,隻要讓他有機會自由地接觸到一些有趣、益智的書,他必然會被閱讀的快樂所吸引,如果父母能在家庭中營造出一個讀書的氛圍那就更好,這將很自然地養成孩子讀書的習慣。

而這種習慣在孩子成年後,對其工作、事業的發展和助益將是非常巨大的。

3.培養孩子集中注意力的習慣——丘吉爾父母對孩子注意力的培養

【精彩小故事】

溫斯頓·丘吉爾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但是他的少年時代並非像人們所想像的那麼出類拔萃,充滿非凡色彩。丘吉爾於1874年生於英國一個貴族家庭,他的家族在英國曆史上赫赫有名,他的父親是政府的官員。丘吉爾小的時候非常的好動,整天爬上跳下的,一點都不安分,父母親經常要四處去找他。

丘吉爾的學習成績並不好,數學簡直是一塌糊塗,隻有作文一門特別優秀,母親為此憂心忡忡,對父親說:

“孩子成績這麼差,不如給他請一個家教吧。”

父親說:“我看沒有用的,這孩子對那些學科沒什麼興趣。”

母親說:“試試吧,也許能讓孩子的成績好起來。”

母親用很高的費用為小丘吉爾請了一個家庭老師,教了多半年,丘吉爾的成績一點起色也沒有。母親很不高興,辭退了那個家庭老師,然後又請了一個,又教了幾個月,丘吉爾的學業依然如故。母親很是灰心,不知道如何是好。丘吉爾後來在回憶童年時說:“母親對於我的學業似乎傷透了腦筋,但是我那時很自信,認為自己將來一定能有所成。”

父親也持有類似的看法,所以並不那麼焦急,他看著發愁的母親說:“我有個辦法不如試試,你去教他繪畫吧。”

“為什麼?難道你想讓他成為一個畫家?”母親不解地問。

“不是的。我發現這孩子好動,易分散注意力,繪畫會讓他變得專心致誌的。”

母親將信將疑,親自教丘吉爾學畫畫,每當在野外寫生的時候,她就特意叮囑丘吉爾道:“你要細心觀察每一片樹葉的色彩,向陽的和背陰的色彩是不同的。還有些花瓣,每一瓣的形狀也是不一樣的。”

於是丘吉爾認真地觀察起來,然後又拿起畫筆,塗上他所觀察到的色彩和形狀。盡管丘吉爾的畫並不很出色,母親還是樂此不疲,她常常帶著丘吉爾在畫布前一坐就是幾個小時。很快細心的母親就發現,丘吉爾不再那麼好動了,漸漸地他開始沉靜下來,注意力要比過去集中多了。

以後丘吉爾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了看書上,這些書是父親送給他的。他閱讀了大量的文學著作和名人傳記。其中亞曆山大和凱撒的事跡尤其令他著迷,這時他已經暗下決心,將來要做一個偉大的人。

【對爸爸媽媽的啟迪】

做什麼事情都需要集中注意力,一個不善於集中注意力的人,是不會做好任何事的。丘吉爾的父親正是意識到了這一點,才想了一個培養孩子注意力的絕好方法——繪畫。

注意力是意識集中於某一事物的能力。由於注意,人們才能集中精力去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深入地思考一定的問題而不被其他事物所幹擾;沒有注意力,人們的各種智力因素——觀察、記憶、想像和思維等將得不到一定的支持而失去控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