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雄才大略挽狂瀾文治武功建中興上(2 / 2)

“微臣一定照辦。”侍衛長趕緊說道。

“你下去領賞去吧。”皇帝李世民最後說道。

太子李承乾忽然想到了一條妙計,他要借刀殺人。俗話說得好,殺雞焉用宰牛刀。對付一個這樣的家夥根本用不著他親自動手。他這個人沒有別的優點,要論玩計謀這一點無人可比。這一單像極了三國的曹丕。他幹脆用當年害死曹衝的計策就可以輕而易舉的處死這個眼中釘肉中刺。想到這裏太子李承乾的臉上浮現出異常得意的表情來。

剩下的就是那個繈褓當中的那個李治了,雖然父皇封了一個晉王那又如何。難道他一個成年人還對付不了一個嬰兒麼?

長沙郡王李恪已經去封地赴任去了。唯獨這個魏王李泰還留在皇宮裏。這也是太子李承乾最擔心的事情。

這可是史無前例的。看來父皇已經有了些鬆動。最重要的是有幾次還當著眾人的麵表揚稱讚這個魏王李泰。而且大臣們齊聲附和。太子李承乾的心裏很不是滋味。

這個魏王李泰不會也對太子之位心懷不軌吧。看來不能再等了,還是先下手為強。想到這裏太子李承乾下了一個巨大的決心。

自古都是無毒不丈夫,想要當上未來大唐的皇帝就必須心狠手辣才行。決不能顧及兒女情長。那就別怪他這個哥哥無情無義了。因為大唐的皇帝隻有一個。舍我其誰呢?太子李承乾的眼睛瞬間就放出兩道寒光。

當然了想要解決掉一個人絕非易事,當務之急就是從他的身邊的人下手。當然是魏王李泰最親近的人。因為隻有這樣才能充分獲得他的信任。這樣做起來就輕鬆多了。可想要找到這樣的一個人不是一朝夕的。還必須從長計議。

太子李承乾趕緊喊來了侍衛長武安。

“你在魏王府裏有十分熟悉的人麼?”太子李承乾問道,這讓侍衛長武安感到十分的好奇和納悶。

“讓微臣想想,好像是有一個。我和他是從一個地方走出來的。殿下這是何意?”侍衛長武安問道。

“這個人是魏王李泰最信任的人麼?”太子李承乾繼續問道。

“這個,微臣就不知道了,不過據微臣所知,這個人已經在魏王府呆了三年多了。”侍衛長武安趕緊說道。

“好吧,這樣你先和這個人取得聯係。然後再作打算。”太子李承乾吩咐道。

“遵命。”侍衛長武安答應道。然後就退了下去。此時房間裏就隻剩下他一個人了。太子李承乾在房間裏來回的踱著步。若有所思起來。

當然了魏王李泰這邊也沒有閑著。他是越來越對這個太子之位垂涎三尺了。如果說從前他對這些權力之爭毫無興趣,可現在隨著他的身份和地位的逐步提高他的貪念也越來越大。所以說人的欲望是一點點增長的。

這一點從魏王李泰的身上可以完全體現出來。以前他連想都不敢想的。因為自古都是這個規矩,長幼有序的道理還是懂得的。所以對於太子之位他從來都不會惦記。但隨著皇帝李世民對他的態度改變以後他整個人就變了。

他有時甚至在想當年的農民起義領袖的一句話還是對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誰說長幼有序是千古不變的,前朝的皇帝楊廣還是排行第二呢,到最後也坐了大隋的皇帝。更有甚者父皇李世民也是在兄弟當中排行為二。這些事實足可以證明這天下從來就是有能者居之。那麼他魏王李泰就是那個有能者。憑什麼太子之位被哥哥李承乾霸占著呢。這也太不公平了。當然了剛開始的時候他不會有這個想法的。總覺得自己排行在後,太子之位根本不是屬於他的。可現在完全不同了。皇帝李世民對他另眼相看。這充分說明了一個問題,他李泰也可以當上大唐的太子。也就是未來的皇帝。這是毋庸置疑的。

魏王李泰有他的辦法,那就是在父皇的麵前盡量的表現自己。當然了對於母後長孫無痕他是不寄予什麼厚望了,因為長孫無痕的觀點很明確,那就是十分看好太子李承乾,所以他根本沒戲。這是他知道的。

皇帝李世民對這個太子的人選還是有些遊移不定的,但最終還是選擇了李承乾,而不是魏王李泰。

可太子李承乾卻完全不那麼想的。

他還是感受到了一種威脅正在向他慢慢的靠近。看來他必須先下手為強。但想要坐穩太子之位就必須這樣做。這也是萬不得已的事情。

看來在皇權的麵前任何東西都是不堪一擊的。哪怕是骨肉親情都可以放在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