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午,美國愛荷華大學的物理大樓三層的一間教室內,幾個教授和研究生正在進行有關天體物理的討論。3點30分左右,一直參加討論的中國留學生盧剛突然從口袋裏掏出一把手槍,首先對準自己的導師葛爾茲開了一槍,葛爾茲教授應聲倒下。接著盧剛又不慌不忙地對準旁邊的史密斯教授開了一槍,史密斯教授也倒在血泊裏。盧剛把槍對準了自己的同學山林華,開了一槍,當教室裏的其他同學被嚇得目瞪口呆、驚惶失措的時候,盧剛匆匆跑到係辦公室,一槍擊斃了係主任;然後又走進行政大樓,向副校長開了一槍。最後他把槍對準了自己。
盧剛的這次行動,顯然是精心策劃的。然而他作案的動機,竟簡單得讓人難以置信。他認為葛爾茲教授在畢業論文答辯時有意刁難他,致使他沒有取得博士學位;另一個原因是,晚來一年的山林華不僅受教授的青睞,而且還比他早拿到博士學位。一句話,是嫉妒心的惡性發展導致了這場悲劇。
麵對如此慘痛的事件,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
雖說嫉妒是一種可以理解的正常的情緒反應,但這並不意味著可以對孩子的嫉妒心理采取聽之任之、放任不管的態度。因為經常的嫉妒反應情緒,會演變為人格的一部分。孩子嫉妒心過強,不僅影響進步,對身心健康不利,而且對集體和社會均起著耗損作用,是一種對團結、友愛非常不利的情感。這種缺點如果保留到長大以後,那麼孩子就很難協調與他人的關係,很難在生活中心情舒暢。
所以對於家長而言,要注意糾正孩子的嫉妒心理,父母應從以下幾點著手:
(1)分析孩子產生嫉妒心理的原因
孩子產生嫉妒心理的原因是多樣的,但歸納起來,主要是孩子內心的消極因素和外部環境的消極因素相互影響、相互作用而產生的。在競爭中受挫會導致他對成功者的嫉妒;因教師對他人的表揚而產生嫉妒;因自己容貌欠美、身材欠佳而對生理條件優越的同學產生嫉妒;因自己家境貧寒而對家庭經濟地位高的同學產生嫉妒等等,再加上不當的家庭教育方式使得孩子逐漸缺乏自信,心胸狹窄等等。隻有了解了孩子嫉妒心理產生的原因,家長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
(2)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自我認識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也有自己的不足。作為父母,不但要正確地認識孩子,還要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自我認識。孩子都喜歡受到表揚和鼓勵。
表揚得當,可以增加他的自信,促進他不斷進步;如果表揚不當,就會使孩子驕傲,不能正確地進行自我評價,甚至當有人說別人好,沒說他好時,他就難以接受。比如人家取得了成就,便誤以為是對自己的否定,對自己是威脅,損害了自己的“麵子”。
孩子之所以產生嫉妒心理,是因為他還不能全麵地看問題,不能對自己和他人進行正確的評價,這就要求父母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要注意讓孩子正確地認識自我。
(3)培養孩子分析思考問題的能力
教給孩子客觀地看待和分析問題的方法,培養孩子分析思考問題的能力,使孩子正確地認識自己,正確地對待別人。讓孩子從日常的生活中,從家長的處世哲學中,體會到“處處占上風,事事都拔尖”的人是沒有的。如果孩子養成科學分析問題、研究問題的習慣,孩子的情感就會不斷豐富,心理就會日趨成熟。這時,即使孩子對某人產生了嫉妒心理,也會很快被理智的思考所抑製。
(4)培養孩子博大的胸懷
有嫉妒心理的孩子,往往有自身的性格弱點。如:與人交往時,喜歡做核心;當不能成為社交中心時,就會發脾氣;不會感謝人,易受外界影響等。對有性格弱點的孩子,家長要悉心引導。在孩子麵前,對獲得成功的人多加讚美,並熱情鼓勵孩子虛心學習他人長處,積極支持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超越別人。對遭到不幸的人給予同情,不可縱容孩子幸災樂禍,以助長孩子的嫉妒心理。對孩子的挫折,要耐心地同孩子一起做認真的理性分析,幫助孩子找到失敗的原因,支持孩子再做努力,決不可讓孩子怨天尤人,垂頭喪氣,一蹶不振,從而使孩子經得起任何風吹浪打,對別人的成功感到由衷的高興,對他人的不幸給予深切的同情,對自己的失敗具有再造成功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