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我終於下定決心,為兒子辦理了周一至周五放學後的托管班。辦完手續,回到家中,便心有不忍。說實話,兒子一直很乖巧,雖然有時貪玩,倒也不是沒有分寸,讓人勞心的孩子。我們一直堅持著素質教育,沒有對孩子的教育功利化。

當初放棄了去一所名小學擇校,就是為了教育的理想,怕孩子在那種催肥式的教育之下產生厭學情緒,雖然很多家長認為那裏有理想的教育,但是我們思量了再三還是放棄了好不容易爭取來的擇校指標。可是現實是那樣的殘酷,我掙紮著,依然逃不出理想的教育與教育的理想之間的怪圈。

開學沒有幾天,學校就緊急召開了家長會,原本家長會都在期中考試以後才召開的,今年之所以提前,是因為教育局下了死命令,不得給孩子課外補課,校長們坐不住了,這五年級的孩子放學那麼早,不給補課,這優秀率、升學率、排在前麵的好名次從哪裏來?學校不能去碰這根高壓線,就把難題交給了家長,讓家長們自己想辦法。

沒有打算讓兒子去衝刺那所讓南京眾多的小學畢業生家長趨之若鶩的名校,一切也就順其自然了。前四年,孩子愛玩電腦照玩,該看電視照看,《百家講壇》《希望英語》《動物世界》,這些經典的欄目,孩子們看看沒有任何不好。課外書隻要孩子喜歡,從不阻止他看。孩子因此豐富了語言和思維,開闊了視野,豐厚了積澱。

兒子四年級以前的考試,我從不緊張,考不好也不太責難他。可是四年級以後,我忽然間就緊張了起來,他每一次考試,我感覺自己比兒子還緊張。我怕他考不好,影響中學的擇校。據說中學想擇校就必須在小學四年級以後,所有考試全部優秀,否則入門都難。

同事說:“你就不能找老師改成優秀嗎?”同事說得輕輕鬆鬆,我聽得愕然。同事決然不會知道我內心裏是多麼的複雜,我不想為孩子去找老師,是因為我怕這樣的行為會給孩子產生一些不好的影響,這是我所在乎的。據說現在的小學老師們也知道孩子擇校難,即使孩子一次考不好,老師也會根據平時的成績,很人性化地給予優秀,如此這般,多少會在孩子的心靈中產生一些負麵的東西,這是我所不想看見的。

雖然托管班就在小區的門口,晚上兒子隻是遲一些回來,想到晚上不能和他一起用餐,不能在飯桌上聽他“嘰嘰呱呱”地說著學校裏的趣事,心裏就有一種說不出的傷感。真希望他還是那個快樂的小寶寶,每天不知愁滋味,無憂無慮。放學後依然可以看看動畫片,讀讀閑書,和爸爸開個玩笑,做個惡作劇……那些孩子最本真的天性,是不是將被我扼殺?

望著兒子純真而疲憊的眼睛,我茫然了,教育不應當是種心靈的交流嗎?教育不是為了生命成長得更豐盈,更完善嗎?

一種莫名的無奈將我緊緊圍裹,忍不住心痛……一旁的先生套用了兒子的一句話安慰我說:“在媽媽的懷裏永遠長不大!”

昂首,堅守著教育的理想;低頭,何處尋理想的教育?昂首低頭之間距離似乎太過遙遠……

(吳青,南京市下關區第二實驗小學學生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