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之所以會焦慮最常見的原因是信心不足,感覺自己無可奈何。那麼這就要求焦慮者增強自信,遇到問題時冷靜沉著。其次,焦慮是因為思維混亂所導致,那麼要克服焦慮就必須合理地控製自己的大腦思維。產生焦慮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人們過多擔心問題解決不了了所帶來的負麵效果。所以恰當地運用心理調節,把注意力轉移到積極或愉快的事情上,就可以把你從焦慮思維中解脫出來。而分散注意力就是一種最好的心理調節方法。利用分散注意力的技巧來克服焦慮障礙非常有效,而且能給人思考的空間和重新計劃的時間。但是,一定要謹記,分散注意力有主次之分,不能把它當做一種回避困難、問題的手段,否則很可能適得其反。
悄悄話:
焦慮,不管你是為什麼而焦慮,隻要你有一顆理智的心靈,就一定能找到最大的毅力和勇氣來對抗它。
5.不要讓你的心情憂鬱
一個老是愁來愁去的人很快就會愁壞心肝,倒下來就死掉的。
憂鬱是一種可以傳染的“病魔”,一些人往往特別能釋放這種精神毒藥,無論你怎樣努力的防禦,他們都能將自己的憂鬱傳染給你,你如果怪他影響了你,他反而堅持說自己生性如此,能為人世間的一切事情而傷心流淚。但這往往都是自欺欺人的。沒有人一出生就很可憐,也沒有人生來就帶給世人憂鬱或生來就使人感到不快樂。正好相反,我們應該幸福快樂。
誰都沒有權利給周圍的人帶來痛苦與傷害,同樣誰都不應該在人們麵前展現出憂鬱的表情,誰都不應該釋放精神毒藥,散布懷疑、擔憂、沮喪、泄氣的情緒。你即使不在意自己的快樂,也絕不應該讓他人也遭受痛苦。
令人驚奇的是,現在這個時代憂鬱好像已成了有魅力的代言詞,許多人居然能安之若素甚而迫不及待地應接“憂鬱”,而不管“憂鬱”什麼時候“光臨”他們。他們一遍又一遍地講述自己痛苦的情形,他們喋喋不休地談論自己的貧困以及一切駭人聽聞的瑣碎細節,他們總是喜好對別人大倒苦水,感歎自己的命運是多麼的不幸。他們還喜歡錯誤地將自己人生的痛苦歸咎於命運,認為自己天生就是一個苦命人,所以不再去努力以求改變。因此,他們總是在不經意間將這些消極思想烙印日深一日地刻在自己的心理性格上。
有這樣一個人,他幾乎是一個善於以悲傷情緒傳染他人的天才,隻要你看他一眼,你也會和他一樣變得憂鬱起來。看他臉上的表情,你一定會認為他的身上此刻正承受著人間的一切苦惱。他一在場,人們就很難笑起來,人們就很難再現安詳的神色。無論你曾經是多麼富於激情,還是快樂常伴常依,他冰冷的表情和使人泄氣的話語,以及他的懷疑和悲傷,總能使你不寒而栗,透心冰涼。每次在他身邊時,旁邊的人都感到自己好像一下子從陽光中掉進了地牢裏。
其實,快樂,充滿活力的生活,是人生中最值得擁有的生存境界。偶爾,我們可能會看到一些麵孔,這些的麵孔有一種人世間不曾有的光芒,這樣的麵孔使人確信,它的主人在沉思某種神聖的事情。這副麵孔如此的安詳、平和,如此快樂,以致我們都感到自己已經洞悉了“最神聖的東西”。但是與那些悲傷、憂鬱麵孔的數量相比,這樣的麵孔又是多麼稀少啊!
一個人如果每天都愁眉苦臉,鬱悶難消,那麼他的免疫力很容易就會被破壞從而使人的身體易於遭受疾病的襲擊,也容易使病情加劇。沒有什麼比精神沮喪和憂鬱更易於傳染了。
當你心情憂鬱時,你很難會有好的判斷和想法,這是因為合理的判斷源於一個有效運轉的頭腦,來源於未被擾亂的清晰思維。而當你處於擔憂或焦慮狀態時,你做事必然會失敗。所以你最好在思想清晰、頭腦清醒時,去執行你的計劃,貫徹你早已製定的行動路線。人們擔憂時,往往精神分散,不可能有效地集中注意力。對於有效的思維而言,心平氣和、鎮定自若、情緒穩定、氣定神閑是絕對必要的。
當你感到憂鬱時,你應該盡可能徹底地改變你的這種心情。這時無論你在幹什麼,你都不要老想著你的困難或令你苦惱的不如意的事。你應該盡可能地多想一想那些令自己高興的好事。你應當友善地待人、關愛他人。你應該盡力給你周圍的人們以快樂和歡笑。這樣,你也很快會感到精神振奮,將你的憂鬱心情掃除的一幹二淨,讓快樂隨時陪伴在你的身邊。
我們所具有的每項能力都應該是能讓我們快樂生活的。所以,你要能養成一種習慣,即盡快忘掉那些痛苦之事和不快之人,不要讓憂鬱的心情影響到你的生活。
憂鬱就像疾病一樣有違於人們的本性。你隨處都能看到一張張焦慮、愁眉不展、快樂不起來的麵孔,你隨時可見憂鬱不滿的表情,但絕對不要讓這些情形破壞你自己的快樂,憂鬱絕對不是人類的本性情緒,它隻是我們內心的一種不平衡,完全是可以消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