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我們要督促孩子勤剪指甲。指甲是最容易藏汙納垢的地方,指甲太長不容易清潔,一旦抓傷皮膚,就會導致皮膚發炎。所以,我們要定期提醒孩子剪指甲。
到了冬天,我們一般不會天天洗澡,但是要讓孩子養成每天洗腳的習慣,這對他的身體健康很有好處。而且,我們要提醒孩子常換內衣、內褲和襪子。對於女孩,我們每天都要輔助她清洗外陰,從小幫她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讓孩子注重口腔衛生
8歲的嵐嵐喜歡吃甜食,但是她並不知道睡前刷牙的重要性。後來,齲齒把嵐嵐折磨得無法入睡,她深刻地感受到了“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於是,媽媽帶嵐嵐去看牙醫,醫生不得不為嵐嵐拔牙,這讓嵐嵐非常緊張……從開始牙疼到牙齒治療完畢,嵐嵐瘦了好幾斤,每天都不能吃飯,隻能喝些稀粥。媽媽看在眼裏,疼在心上,下定決心要讓嵐嵐減少吃糖的次數,而且一定要讓她養成早晚刷牙、仔細刷牙的好習慣。
通過嵐嵐的經曆可以看出,口腔健康直接影響著孩子的身體健康。正如一句廣告詞所說:“牙好,胃口就好!”的確,如果孩子不注意保持口腔衛生,三天兩頭牙疼,那麼他就沒有心思吃飯,長期下去,腸胃健康也會受到影響。
另外,要想擁有清新的口氣,就必須重視自己的口腔衛生。我們要讓孩子養成飯後漱口的習慣,每天早晚各刷牙一次,刷牙的時候要用溫水,至少刷3分鍾。我們要讓孩子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否則,就會損害牙齒和牙齦組織。刷完牙齒之後,別忘了輕輕地刷一下舌頭,這樣更有利於口腔健康。
教孩子清潔個人物品
我們在培養孩子衛生習慣的同時,別忘了讓他學會洗手帕、毛巾、襪子、內褲,不能讓他隻顧自己幹淨,卻把這些後續問題留給我們。那麼,如何洗這些個人物品,我們當媽媽的必須手把手地教給孩子,並給他提供練習的機會。隻有在做好個人清潔的同時,又洗幹淨個人物品,才算是真正養成了良好的衛生習慣。
別讓孩子成為垃圾源
我們要給孩子灌輸一個重要的概念:講究個人衛生是對自己負責,講究環境衛生是對別人負責。也就是說,別讓看似幹淨的孩子成為垃圾源。
隨地亂扔果皮紙屑、隨地吐痰的行為不能在孩子身上出現,否則,孩子即使穿戴幹淨,也不會受到歡迎。在公共衛生方麵,我們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如廁習慣,就是把用過的衛生紙扔進紙簍或馬桶中,大小便之後要及時衝馬桶,否則,就會引起空氣汙染,讓自己和別人都捂著鼻子上廁所。
孩子感冒時,我們要幫他備好衛生紙,便於他擦鼻涕或口水,不要讓孩子的所到之處都留下鼻涕或口水的印跡。我們要讓孩子明白,一個能維護公共環境的人,才是真正講究衛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