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金錢管理——好孩子必須會理財、善理財(2 / 2)

當孩子手中有了一定數目的金錢時,我們一定要教孩子科學合理地使用。首先,要讓他明白一個支出原則,即買自己真正需要的物品;然後,讓孩子製訂一個消費計劃。我們不能幹預孩子製訂計劃,但是要對孩子的計劃進行監督、檢查,看看孩子是否根據計劃合理地使用零花錢。在我們的指導和監督下,孩子就會逐步提高理智消費的能力,從而有所節製地花錢。

給孩子準備三個儲蓄罐

我們和老人給孩子的壓歲錢、過節錢、零花錢等,孩子不可能一下子花光,對於這些錢,我們應及時教孩子學會儲蓄。

美國暢銷書《錢不是長在樹上的》的作者戈弗雷建議孩子將自己剩餘的錢放在三個儲蓄罐裏。一個儲蓄罐裏的錢用於自己日常開銷中的“必需品”;一個儲蓄罐裏用於短期儲蓄,如為買昂貴的“必需品”積攢資金;還有一個儲蓄罐裏放長期存款的存折。

這樣,孩子不僅能知道如何使用零花錢,還能為日後做儲備。所以,趕緊給孩子準備三個儲蓄罐吧!

讓孩子體驗持家和掙錢

前文提到的點點,之所以亂花錢,是因為她不知道爸爸媽媽賺錢有多麼辛苦,而爸爸媽媽也從來沒有給她機會讓她明白。我們要吸取她爸爸媽媽的教訓,提供一定的機會讓孩子持家,如讓他去買菜、交水電費、燃氣費、電話費等,這樣孩子就能知道家裏的錢是怎麼花出去的。我們每個月的收入是一個固定的額度,而家庭也有一些必要的開支。孩子在了解這些情況後,就能明白花錢為什麼一定要有節製。在有些經濟拮據的家庭,孩子還能體驗到生活的艱難,從而更加熱愛家庭、熱愛父母。

另外,我們還可以讓大一些的孩子體驗賺錢的艱難。

5年級的程程想要報名參加夏令營,需要2000元。他跟爸爸媽媽商量,爸爸媽媽同意給他1500元,但剩下的500元要程程自己在周末想辦法解決。程程欣然同意了。

經過了解,他決定通過幫商家散發廣告來掙錢。第一個星期六的工作結束後,程程疲憊地回到家,跟爸爸媽媽說:“掙錢可真難啊,我的兩條腿都快斷了!”爸爸媽媽雖然很心疼,但也為程程的感慨而相視一笑。

程程最終掙足了夏令營需要的錢,如願以償地參加了夏令營。不僅如此,程程從此明白了爸爸媽媽工作很辛苦,也學會了節約花錢。

賺錢的辛苦隻有父母自己能體驗的時候,孩子是不懂得珍惜金錢並節約花錢的,所以,當孩子具備一定能力的時候,讓他去嚐試自己賺錢,這樣他才會明白珍惜的意義,才會主動養成管理金錢的良好習慣。

可以嚐試購買收藏品作為投資

金錢管理,不僅包括金錢的使用,還包括金錢的投資。大一些的孩子,不僅可以學習如何合理消費,還可以告訴他們一些投資的知識。如果他們有興趣或者想嚐試,還可以讓他們用自己的零花錢進行一些投資,如買國債等。其中比較好的一種投資是讓孩子用壓歲錢、零花錢購買郵票、紀念幣甚至字畫等兼具藝術欣賞和收藏價值的物品,這樣不但能培養孩子對人文藝術的良好興趣,等到孩子因上大學或者其他原因要用錢的時候,其轉變成現金的收益也會高於普通的投資。

當然,投資是有風險的,我們在教孩子投資的過程中,還要告訴孩子這一點,讓他有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