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親子遊戲
①照鏡子
媽媽抱孩子在穿衣鏡前,指著他的臉反複叫他的名字,指著孩子的五官讓他認識。然後問他:“媽媽在哪?”目的:認識身體。
②鑽山洞
大紙箱開幾個口,讓孩子鑽來鑽去,爬進爬出。
目的:訓練身體的柔軟性。
③開抽屜取物
將孩子的玩具放進一個有滑道的抽屜裏,關好抽屜讓孩子取出來。有滑道的抽屜比較輕,易於拉開。
目的:訓練手臂。
④爬樓梯
將台階或樓梯擦幹淨,讓孩子往上爬。
目的:鍛煉四肢。
(7)智能發展測評
9~10個月嬰兒的智力開發
(1)動作訓練
9個多月的孩子如果已經能夠扶著床欄站得很穩了,就該訓練他扶著床欄橫著走。這看起來很簡單,實際上也很不容易,這畢竟是小兒跨出的第一步,但是須有這第一步,以後才能夠扶著床欄走來走去。開始家長可以拿著有趣的玩具在床欄的一頭來引逗孩子,孩子為了拿到玩具,就會想方設法地移動自己的身體,如果失敗了,家長要鼓勵他,如果成功了,家長要讚揚他。
本月要繼續訓練孩子手的動作。如把小棍插進孔裏,再拔出來;把玩具放在小桶裏,再倒出來;兩手同時拿玩具並將東西換手拿。鍛煉小兒同時用兩種物體做出兩種動作,手眼協調一致。還應訓練他學用杯子喝水。
大人可以通過遊戲來訓練孩子。當著孩子的麵,讓他眼睛看著,把玩具藏起來,然後告訴他“沒了!”吸引孩子到處找,這樣可以培養他追尋和探究的興趣。
(2)語言訓練
9個多月的孩子不但要教他聽懂詞音,而且該教他聽懂詞義,家長要訓練孩子把一些詞和常用物體聯係起來,因為這時小兒雖然還不會說話,但是已經會用動作來回答大人說的話了。比如,家長可以指著電燈告訴孩子說:“這是電燈。”然後再問他:“電燈在哪?”他就會轉向電燈方向,或用手指著電燈,同時可能會發出聲音。這雖然還不是語言,但對小兒發音器官是一個很好的鍛煉,為模仿說話打基礎。
家長還可以聯係吃、喝、拿、給、尿、娃娃、皮球、小兔、狗等跟孩子說簡單詞語,讓他理解並把語言和物體與動作聯係起來。
(3)親子遊戲
①插鑰匙
每次媽媽抱孩子回家,把鑰匙交給孩子,讓他將鑰匙插進鎖眼,插入以後,媽媽將門打開,母子都很高興。
目的:訓練手的精細動作。
②套環
給孩子選購一件套環玩具,可以是木的,也可以是塑料的。這件玩具有一根立柱,有幾個環,孩子用環套在立柱上即可。孩子一邊套,媽媽一邊數:“一、二、三。”目的:訓練手眼協調能力。
③表演
媽媽選擇一個對話比較多的故事,反複講熟以後,母子兩人將這故事表演出來,各扮演一個角色。
目的:發展言語。
④玩積木
媽媽和孩子玩積木,媽媽說:“把紅色的都給我,把綠色的都給你。”或說:“把大塊的都給你,把小塊的都給我。”幫助孩子辨認。玩一次隻能認一樣。
目的:認識事物。
⑤讀書
媽媽可給孩子選購塑料製的圖書和布製的圖書。這些圖書是專門給嬰兒做的,無毒,不怕孩子撕和咬,又可以清洗。媽媽也可以買一些兒童手絹,縫成書給孩子讀。
目的:提高孩子認物的能力。
⑥戴帽子
媽媽準備各種各樣的帽子,放一排,讓孩子往頭上戴。每戴一頂,媽媽就告訴他或問他:“這是什麼?這是帽子。”使孩子懂得盡管大小樣子不同,都是帽子。
目的:訓練邏輯思維。
⑦找找蘋果在哪裏
給孩子買一套幼兒識字的圖片,讓他找哪張是蘋果,哪張是雞蛋。也可讓孩子把他認識的物品圖片挑出來,並一一指認給媽媽看。
目的:訓練記憶力。
⑧指認鼻子和耳朵
媽媽和孩子對坐,媽媽說“鼻子”,兩人一齊指鼻子,媽媽說“耳朵”,兩人一齊指耳朵。
然後讓孩子說,媽媽跟著他指。
目的:認識身體。
⑨踢球
將一個紙球掛起來,讓孩子扶著欄杆用腳踢。
目的:練習獨腳站和抬腿。
⑩讀唐詩
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
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
花重錦官城。
(4)智能發展測評
10~11個月嬰兒的智力開發
(1)智力遊戲
認圖片,訓練識別能力、記憶力、理解力。家長可以先讓寶寶看圖,再讓他看實物,經多次反複對比觀看,孩子會很快認識哪張圖片代表哪個實物。最後可以把他熟悉的幾張圖片和其他圖片混在一起,再讓他從中找出他熟悉的那幾張圖片。如果孩子做到了,就要大加讚揚,以增強寶寶學習的信心。
(2)動作訓練
10個多月的孩子大部分的動作仍是爬,有時扶欄站立和橫走。身體很好的孩子,往往有獨自站立的要求,扶著欄杆站立起來之後,會稍稍鬆手,以顯示一下自己站立的能力。有時他能夠站得很穩,甚至還會不扶任何東西自己站起來。這時,家長不要去阻止他,隨他去站好了。為了訓練他獨自站立,家長可以先訓練他從蹲到站起來,再蹲下再站起來。開始可以拉他一隻手,使他借助一點力。獨立站立是小兒學走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