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九)
楊殿卿在省城的任務既已完成,便不再多耽,次日一早,經人安排了路線,準備返回。陳慧樓相送。臨行之際,二人在各處隨便走走,一路走到碼頭附近的下河街來。這時上遊的水患有漸漸退去的跡象,碼頭依舊是封著。二人走了一陣,駐足聽了一會人們敘說的上遊決堤成災百姓流離失所的慘狀,便走到邊上一家茶肆裏來喝茶歇息。
陳慧樓歎道:“現在天災人禍頻仍,老百姓苦不堪言。真盼望著一時三刻就能把清廷推dao了,把民國建立起來,讓老百姓都有飯吃。”
楊殿卿道:“慧樓,別人都道你做事太急太狠,不管不顧,我卻知道,在我們這些人當中,你的心才是最慈悲的,所以總迫不及待希望革命能快一點成功,中國快一點富強,老百姓就可以快一點過上太平日子。可事情哪有總遂人願的呢?”
陳慧樓痛心道:“慈悲哪裏敢當,隻是看到老百姓沒日沒夜地受苦,又看不到希望,不知到哪天才是個頭,每一晚都輾轉反側,不能入眠啊。”
楊殿卿安慰他道:“做事情不能操之過急。我們每做了一件事,就離我們的目標近了一分,對不對?就象這次,你要在省城紮下根來,把越多軍隊裏的軍官、士兵,變成我們自己的同誌,這樣,革命才越有成功的希望。”
陳慧樓情緒稍振:“我聽你的,以後不再急於求成,隻踏踏實實把工作做好。”
楊殿卿點頭讚許,又道:“我回上海以後,也會調一些有經驗的同誌過來,協助你開展工作。”
陳慧樓道:“請你回去以後,跟領袖說,就說我陳慧樓一定不辜負信任,革命之火,一定會在省城蓬勃地燒起來的。”
二人以茶代酒,碰了一杯。
說話間,來接楊殿卿的人已經到了。二人於是別過,楊殿卿自回上海去不提。
陳慧樓又獨自喝了會茶,忽聽茶肆外麵一陣騷亂。他走到茶肆門口,見不遠處來了一隊巡警,由一位課長指揮著,一邊貼出告示,一邊把一個血淋淋的木匣子掛到城門樓上示眾,一會兒工夫,把附近的的百姓都吸引來了,觀者如潮。陳慧樓付了茶錢,也跟在人流當中,擠到城門下來看。
那課長站到高處喊道:“各位百姓聽真,這個就是前日火車站爆炸案的主謀,乃是一名悍匪,名叫蔡虎……”
陳慧樓聽這話吃了一驚,仰起臉細細辨認,認出來正是蔡虎的人頭,心裏感到非常難受,隻聽那課長跟著說道:“……昨夜晚間,斃於刑杖之下,現將他梟首示眾,以儆效尤!”
陳慧樓暗暗說道:“蔡虎兄弟,你是條好漢子,現在死在清人手裏。你英靈莫散,我們革命成功之日,就是為你報仇之時。”
他正想著,肩上被人拍了一記,回身看時,身後站著一個年輕的後生,依稀覺得麵熟,忽然想了起來,不禁又喜又悲,道:“你是……蔡記炮仗店的那個後生……”
那後生道:“不錯,是我。”
陳慧樓歎道:“可惜蔡虎兄弟……”
那後生道:“不錯,我今天就是為他報仇來了。”
陳慧樓還沒明白他的意思,隻覺得身子一痛,一把尖刀已捅了進來,他還不及痛呼,跟著又“撲”“撲”捅了兩刀。
“你……”——卻已經喊不出聲了。
他看到那個後生冷笑著,慢慢退出人群去了。他伸手在痛的地方摸了一把:一手的血……周圍忽然有人驚叫起來,人向四處逃了開去,他的身體沒有什麼可靠著的了,就轟地一下,倒了下去……
他在這個世界上看到的最後一樣東西,是高高掛在他頭頂上的,那個血淋淋的木匣子……
(《憂國》第一卷完)
※※※※※※※※※
(作者說明:《憂國》的第一卷,至此已全部發布完畢,感謝大家的支持和鼓勵。第一卷共八章,講述的是宣統三年七月十六至七月十九這四天裏所發生的故事,在整個《憂國》的大格局裏,第一卷差不多等於是故事的引子。接下來,本書將會停更一天,作者會將之前第一卷裏未曾標明標題的章節逐一補齊題目。然後,從24日起,開始發布第二卷。從第二卷開始,《憂國》將真正進入一個宏大廣闊的,更是撲朔迷離,令人目不暇接的世界。希望大家能在閱讀的過程裏得到樂趣,也希望大家能夠繼續支持本書,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