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 後記(大結局二)(1 / 2)

六十年後。

揚州府的廋西湖(原名叫保障湖,後來被大宋紹熙皇帝改名為瘦西湖。)一直是揚州府內最美麗的地方。雖然在紹熙五年,揚州府就被當時的皇帝趙君提升為直轄府和行省平級。揚州城從此發展迅速,寸土寸金。但是瘦西湖的麵積不但沒有縮小,反而在曆屆揚州府尹治理下擴大,湖光山色,比美杭州府的西湖。

而廋西湖的周圍也是達官貴人安置宅院的好地方,就在廋西湖最美麗的地方——吹台中央的大片梅樹和桃樹林裏裏有一個小院,幽靜雅致,這裏居住兩個老人,雖然衣著普通但是一個鶴發童顏,器宇不凡,另一個老婦人則白發婆娑、典雅端莊,雖然滿臉皺紋但是依稀能看出年輕時候的美麗。

周圍的住家都不知道這兩位老人叫什麼名字,什麼時候搬來,但是從跟隨著他們那些幹練的隨從身上就看出,這兩個老人不是普通之人。

他們就是趙君和柔福公主,在廋西湖隱居已經十餘年了。從坐上皇位到退位整整三十八年裏,趙君就做了兩件事——打仗和建設。

金國、西夏、蒙古、西遼、高麗、日本、大理、大越國(越南)……這些在宋人耳邊所熟悉的國家,陸續成了大宋帝國的一個個行省,帝國的疆域變得無比龐大。

而在打仗的同時,趙君進行了大規模的建設,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大宋帝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諸如蒸汽機、火車、輪船等稀奇古怪的東西被研究出來,天塹變通途,保證了整個帝國的穩定。

紹熙三十三年,趙君攻下了最後一個國家——居住在被稱為人類禁區青藏高原的吐蕃部落之後,宣布由太子監國,總理朝政,自己進入了半退休狀態。五年之後,將皇位交給了三十八歲的太子趙旭,自己成了太上皇,這一年趙君剛好七十歲。

第二年,趙君帶著自己的皇妃們離開了汴京城,從此再也沒有踏入汴京城一步。

從退位之後,趙君用了十年時間,走遍了大宋帝國的山山水水。曾經坐著火車沿著大宋修的第一條鐵路——汴京到北京府(原來的燕京府,趙君改名為北京)出遊。到了北京之後他並未停下腳步,而是出了居庸關直奔東北,在被稱為鬼城的原金國上京的遺址上,呆了整整一天之後,然後又繼續北上,到達一個叫海參威的軍港,由大宋海軍北海艦隊司令——原大宋海軍總管韓世忠之孫——韓覆六中將陪同之下,登上了軍艦,默默的環遊了整個軍港之後,悄然離去。

後來有人又在南方廣東行省岡州府的崖山見到了這位先皇,他當時站在崖山之巔,看著洶湧的海潮,沒人知道他當時在想什麼。

南麵的天涯海角、西麵的陽關古道,繁華的都市還是偏僻的鄉村,許多人都說見過這位先皇,他似乎用自己的腳步在丈量著大宋每一寸土地。

十年之後,趙君老了,走不動了,於是隱居在揚州府的廋西湖畔,除了如賴布衣、高培、王瑞等曾經和他出生入死打天下的兄弟們知道他就隱居在那裏,偶爾去拜訪,就沒人再去打擾他。

而以後的歲月裏,趙君除了偶爾散步、會客。大部分時間都做了一個件事——寫書。

他沒有寫什麼回憶錄,更對自己輝煌的過去隻字不提,而是在一個係列——書的名字很簡單叫《暢想錄》

每本書的開頭都是同一句話:”這是我所想,無論誰都可以質疑。”

《暢想錄》是一個係列——包括天文、地理、物理、化學、數學、哲學、經濟學、軍事學……..裏麵的觀點有的很普通,有的匪夷所思,有的讓人目瞪口呆:比如:什麼光速不變原理、什麼隨著速度增加,時間會變短…….什麼化學元素周期表,什麼物質的組成分子、原子……什麼叫微積分,什麼辯證唯物主義……什麼叫海權論、總體戰、信息戰……總之,林林種種數十本,有的寫的詳細,有的寫的簡單,有的更是模棱兩可。這些書稿都被柔福小心收藏,因為按照趙君的意願,必須等自己死後才能公布於世。

最後趙君寫不動了,也沒啥可寫的了,老兄弟們也慢慢死去,看望他的人越來越少。

這一年趙君已經九十四歲,在廋西湖畔整整住了十四年,自己的那些紅顏知己也一個個去世,先是李師師、然後是洪小娥、陳珍珍、李明月,種彥燕,最後隻有柔福陪伴在他身邊。

韶華易逝,紅顏易老,趙君自從登基之後再也沒有納過妃。曾經柔福她們勸趙君再納妃子,但是趙君笑著拒絕了,說自己已經是個老頭子就不去禍害那些水靈靈的小娘子了,逗得柔福她們咯咯直笑。可惜發笑的人越來越少,最後隻剩下柔福。

現在是冬天,也是揚州城最陰冷的季節,但是今天難得一個好天氣,陽光燦爛。柔福照例親手打掃了趙君臥室隔壁一個房間,這個房間幾乎沒有擺設,隻有牆上掛著一套被趙君成為迷彩服的服裝,牆邊放著一雙靴子,桌子上還放著一把匕首——這是當年趙君送給種彥燕的,種彥燕一直珍藏在自己身上直到去世才又交給了趙君,從此就和這衣服鞋子放在了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