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神器”純屬娛樂,卻也折射出現如今高考指揮棒的威力之大。什麼時候應試教育得以改觀,什麼時候高考不再是普通人改變命運的幾近唯一的通道,高考經濟就會降溫,“高考神器”自然也“神”不起來了。
五、保健品利潤高:家長很積極,學生不買賬
從西洋參到複合營養品,各種保健品都把目光投向了考生,《廣州日報》援引廣東保健行業協會負責人的話稱,保健品從出廠到考生家長手中,加價10倍並不出奇。家長購買的200元一盒的一款補腦保健品,其成本可能連20元都不到。許多家長都有給孩子購買保健品的意向,而考生並不上心。
六、旅行社:已有家長谘詢線路
經過緊張漫長的高考煎熬,考生和家長都身心俱疲了。一些家長準備高考後讓孩子好好放鬆一下,旅行是不少家長的首選。市區多家旅行社工作人員表示,已經有不少家長或考生前來谘詢高考後的旅遊線路了。“後高考旅遊”無疑給旅行社和各景區帶來了無限商機,許多旅行社還特意推出針對高考生的優惠旅行,打算抓住機遇,大賺一筆。
七、餐飲的“後經濟時代”
俗話說“一起下過鄉、一起扛過槍、一起同過窗”是人際關係的“三鐵”,考後聚餐是比不可少的,謝師宴更是大張旗鼓,餐飲高考後經濟時代如約而至。每年的六七月都是餐飲行業的淡季,一方麵因為天氣炎熱、人們食欲下降,另一方麵就是節日少、人們聚會的名目少。因此不少酒樓就打起了考生們的主意,要讓夏季生意由冷清變火爆。
八、總結
根據某網站的調查,大致有了以下的數據:
在“您如何看待時下高考經濟狂熱的現象”的問題調查中,高考經濟完全是被商家炒作出來的占調查人數的55.17%;高考市場巨大,高考經濟熱屬正常占34.48%;不認為高考經濟很熱的占10.34%。我個人認為,一種經濟現象的健康發展,應該建立在理性消費的基礎上。“高考經濟”對考生或許的確有積極意義,它的興起,固然有市場的客觀原因,也帶動了多方麵的經濟增長,但也存在許多不切實際的造勢,有必要理性看待,冷靜思考,莫要製造出一種畸形消費。此外,單從商業角度出發,掌握、利用消費者心態,是產品營銷的關鍵。但為了企業的長期發展,負責任的商家應對消費者非理性的消費需求進行適當引導。然而,高考對大部分人而言是“一錘子買賣”,這就使得瞄準考生的商家無需擔心“回頭客”問題,要讓這部分商家學會為了長遠利益適當放棄短期利益,相對更難。
作者簡介:繆玄(1993-),女,漢族,江蘇南京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經濟。
(責任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