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箴言
古訓“窮養男,富養女”,聽起來似乎有一種重女輕男的味道,但作為一種性別教育模式的思考,對如今的我們仍舊有著現實的探討意義。
我們不可能永遠守護在女兒的身邊,也不可能把女兒的將來安排得盡善盡美,唯一能幫助她的,就是從小培養她形成好性格,使她勇敢地走向人生,去適應環境,創造屬於自己的幸福。
人的一生很短暫,若想在這短暫的一生中取得偉大的成就,獲得人生的幸福,就要辛勤、努力地去爭取,而能夠堅定不移地去努力、去探索、去爭取的,往往都是性格堅強、自信、樂觀、豁達、刻苦、勤奮的人,他們在困難麵前不退縮,在失敗麵前不灰心,他們是勇於創造、積極進取的人。
那麼,什麼是性格呢?
性格就是在為人處世的態度和行為上表現出來的獨特的、穩定的心理特點,如樂觀、沉穩、堅韌、執著、含蓄、坦率等。
心理學家認為性格表現在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所持態度及與之相應的習慣化行為方式上較穩定的心理特征,它是在人的生理素質的基礎上,在社會實踐活動中逐漸形成、發展的,由於每個人所處的環境不一,每個人所形成的性格也會有不同的特征。通常性格有三種分法。
第一種分為理智型和情感型。理智型表現為以理智來衡量事物,支配自己的行動,情感型表現為舉止易受情緒所左右。
第二種分為外傾型和內傾型。外傾型表現的心理活動為外在的,活潑開朗,善於交際,內傾型表現為文靜、深沉,反應緩慢,順應困難。
第三種分為順從型和獨立型。順從型表現為獨立性差,接受別人的意見往往不加批判;獨立型表現為獨立發現問題,不受某些因素的幹擾,充分發揮自己的力量。
盡管不同性格各有特點,但隻要揚長避短,並不會妨礙事業上的成就。根據現代醫學有關健康的概念,健全的性格是衡量心理健康的標準之一,它應在對人、對己、對社會的態度和行為合乎社會規範,穩定並且有良好的適應性。反之,行為方式不符合社會規範、性格脆弱、不穩定,極端的內傾和外傾,與社會和他人的關係格格不入等都是性格缺陷的表現。
為此,心理學家指出,性格決定命運。一個人的命運既不是先天決定的,也不是後天形成的。它是先天生成素質和後天經曆相結合的產物。先天生成素質包括生理與心理兩個方麵素質;後天經曆包括人生實踐、修養程度、環境影響等諸多方麵。兩者相輔相成。
20世紀初,美國心理學家特爾曼和他的助手們在25萬兒童中選出1528名兒童,調查他們的個性品質,做詳細記錄,然後進行長期觀察和跟蹤研究,看看是不是他們長大後都有成就。孩子們上完小學、中學,有的進入社會,有的上了大學,特爾曼和他的助手們仍在耐心地跟蹤,記錄他們的變化。從50年代公布的跟蹤研究材料看,他們的成就大不一樣。在這些跟蹤對象中,多數人在事業上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成為專家、教授、學者、企業家或有各種專長的人,但也有罪犯、乞丐、窮困潦倒者。
根據對結果的分析,排除機遇等社會因素外,失敗者幾乎都存在著某些不良的性格品質,有的意誌薄弱,有的驕傲自滿,有的自私自利,有的嫉妒猜疑,有的缺乏積極進取的精神,有的孤僻而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總之,這些失敗者,主要是因為性格品質上的缺陷,導致他們落伍,甚至走向成功的反麵。
所以,在父母對女孩的教育過程中,注意培養女孩的好性格尤為重要。所謂“把握命運”,首先是要把握好性格。而把握性格就必須首先識別性格。隻有做到這些,女孩就會少一些感性的浮躁心態,多一些理性的平和心理。這樣,在困難和挫折麵前,她就會少一些怨天尤人,多一些積極努力,從而以德報怨,以勤補拙,創造人生的和諧與圓滿。
那麼,父母該如何培養女兒的好性格呢?
1
幫助女兒樹立自信心
孩子有了自信心,才能勇敢地麵對困難、迎接挑戰、直至獲得成功,因此,父母要及早發現女兒的才能與天賦,並正確引導,多加鼓勵,使女兒樹立自信心。
2
培養女兒做事的熱情
一個人如果沒有熱情,那麼他什麼事都做不好,更不會成功。熱情是孩子生來就有的,但是卻不容易被保持,一旦遭到別人的嘲笑或不斷重複的失敗,孩子的熱情就會立刻消失。因此,父母要注意多鼓勵女兒、肯定女兒,以保護女兒的熱情。
3
教女兒要有同情心
孩子天生都是富有同情心的,比如幾個月大時看到別的孩子哭,他也會哭。但是在後天的成長中,由於受到家庭環境以及父母教育觀念和教育態度的影響,孩子的同情心就會逐漸消失。因此,父母平時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多關心、幫助他人,那麼,女兒也就學會了同情、學會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