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崮又叫望岱崮,因在崮頂能望見泰山而得名。
岱崮位於蒙陰縣城東北部,包括南、北岱崮。南岱崮海拔709米,麵積1平方公裏;北岱崮海拔679米,麵積2平方公裏,兩崮相距1.5公裏。
兩崮隻間由一條高低不平的橫粱相連,山梁是一種灰黑色薄板子石結構。
兩崮都處於群山群崮之中,東與三寶山相鄰,東南與錐子崮相連。
崮頂平整,四周是懸崖峭壁,絕壁最高處達30多米,沒有到崮頂的天然去路。這樣的地形易守難攻,是作戰的極佳戰場。
南北岱崮就像一道大門,緊緊鎖住通往魯中抗日根據地的通道。北崮西麵,南崮南麵的山崖上,各建有一個小瞭望樓,每個崮上都有預先構築的堅固工事。
巍巍岱崮在硝煙彌漫的戰爭年代,曾經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抗日“英雄岱崮連”就是依仗岱崮天險,把2000餘日本鬼子人死死拖住在了岱崮周圍,大大緩解了敵人對沂蒙山區鐵壁合圍所造成的壓力,使我軍有更多的機會外線出擊,消滅更多的日本鬼子。
1943年11月1日,日軍32師團、59師團和獨立混成第五旅團各一部分與偽軍共1萬餘人,由臨沂、蒙陰、萊蕪、臨朐、沂水等地分進合擊魯中沂蒙抗日根據地,妄圖吃掉我主力部隊。
為粉碎日軍的掃蕩企圖,魯中軍區決定留下少量部隊在內線堅持鬥爭,牽製敵人,將主力部隊轉至外線,相機殲敵。
為了嵌製、吸引敵人主力,遲滯敵人的行動,魯中軍區第二軍分區十一團三營八連93名勇士奉命於10日駐守南北岱崮。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看得爽了賞個錢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