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沂蒙72崮(1 / 1)

“人人那個都說哎 沂蒙山好,沂蒙那個山上哎 好風光。青山那個綠水哎 多好看,風吹那個草低哎 見牛羊。高粱那個紅來哎 豆花香,萬擔那個穀子哎 堆滿場。咱們的共產黨哎 領導好,沂蒙山的人民哎 喜洋洋。”

沂蒙山的民歌,沂蒙山的曆史和文化,悠遠而古老。

我的家鄉沂蒙山,這裏崮崮相連。一走出家門口,滿眼是崮,既是在自己家裏也能看到崮,甚至坐在自家飯桌前吃飯,一抬頭還能望見崮。

崮是沂蒙山區特有的地理現象。這種地貌世界少見,但是在沂蒙山區卻不新鮮,處處可見。

沂蒙山區的崮,可遠遠不止72座。“沂蒙七十二崮”,隻是一個籠統的說法,也就是一個概數而已,並非確指。

整個沂蒙山區的崮,至少也有上千座。僅在沂水縣,有名字的崮就有一百多個,和沂水縣緊挨著的蒙陰縣,有名字的崮也有三十六個之多!

人們俗稱“七十二崮”,不過極言其多罷了。然而,經好事者故意列舉七十二個崮的名字,便使那俗傳有了實證一樣,聽起來就更有意思了。

大概是因為“七十二”是人們比較喜愛的一組數字,如同孔子有七十二賢人、濟南有七十二名泉、孫悟空有七十二變一樣,所以也就世世代代流傳了下來。

相傳有一年東海龍王攻打蓬萊,妄想占據八仙居住的仙島,龜軍師獻的計謀被八仙識破,差點丟了自己的性命,他懷恨在心,回到龍宮,打發72個小龜精上岸,打著八仙的旗號專幹壞事,想搞臭八仙的名聲,被八仙之一的李鐵拐碰見了,他巧施計謀,智鬥龜兒龜孫,最後將72塊古棋子分別壓在72個龜兒龜孫的背上,到後來那些龜兒龜孫和脊背上的古棋子越長越大,就變成了直插雲端的山峰,總共72座,所以就叫沂蒙七十二崮。

這隻是一個美麗的傳說而已,沂蒙崮的形成自然有它的科學道理。

據地質專家勘查,遠在數億年前,沂蒙山區還沉浸在一片**大海之中。在中生代侏羅紀晚期的燕山運動和新生代第三紀的喜馬拉雅運動過程中,由於地層沿著斷層組的上下錯動,形成無數地壘式的斷塊山,經過1.5億年的風化剝蝕,逐步演變為崖壁峭立,山頂平坦的方形山崮。

崮是一種奇特的地質現象,地貌學上稱“方山”。 被譽為“地之神秀,山之驕子”,這些山的頂部總體上都呈圓形,山頂平展開闊。峰巔四周峭壁陡立像斧劈刀削一般。陡峭的四壁下,山坡逐漸變緩,並逐漸過渡到山腳下。這種山,被地貌學家命名為“桌狀山”,我們這裏都稱為“崮”。

崮的基本特征是平頂陡崖,崮頂一般都比較平坦,崮頂向下周圍是如刀削般陡峻的峭壁,峭壁下麵坡度由陡到緩。

綿亙在魯南的群山,層巒疊嶂,雄峰矗立,蒙山和沂山相聯,形成廣闊深邃的沂蒙山區,它西連兗濟,通向徂徠山區,南俯徐淮,攬括抱犢崮山區,東瀕黃海,延伸到日照濱海地區,北負泰岱,涵蓋沂山北麓的臨朐和沂源。

沂蒙七十二崮,崮崮有名,崮崮多姿多彩,幾乎每個崮都有美麗動人的傳說,就像中國京劇藝術中的生、旦、淨、末、醜一樣,各展風采,各領風騷。

沂蒙七十二崮,或雄奇,或秀美,神工鬼斧,奇妙無比。在蜿蜒的山巒之間,有的崮象山頂上冒出的一棵大型蘑菇,有的象扣在山頂上的一頂帽子,有的象石磨,有的象圓木,千姿百態,各具風采。

崮的名字也千其百怪,崮頂形狀似香爐的是香爐崮;模樣像皮靴的是靴子崮;外形像枕頭的是枕頭崮。還有柱子崮、板子崮、烏紗崮、火車頭崮、、鱷魚崮、蛤蟆崮、磨盤崮、界石崮、核桃崮、櫻桃崮、水柿崮、雙人崮、奶頭崮、**崮、魚簍崮、油簍崮、鏊子崮、歪頭崮、透明崮、元寶崮、馬頭崮、貓頭崮、矛頭崮、獅子崮、三角崮、臥佛崮。

有以農家活動取名的放牛崮、豬欄崮、錐子崮、剪刀崮。

有以姓氏村號命名的孔家崮、劉家崮、薑家崮、範家崮、朱家崮、牛家崮、徐家崮、孫家崮、丁家崮、嚴家崮等。

還有以傳說人物、古文化遺址命名的孟良崮、晏嬰崮、紀王崮、抱犢崮、閣老崮、呂母崮、吳王崮、和尚崮、貨郎崮等等,既直觀又別有風趣,顯示了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與發展、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協調統一。

本書首發來自17K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賞作者貴賓票:

親,您還沒登錄噢,馬上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