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說他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一段。七連改編後,所有的人,包括和他一起看守營房的連長也走了,足足半年,就剩了他一個人。沒有人早上督促他,他依然按照過去的習慣早起負重跑步,沒有人檢查他,他依然按照條令規定打掃內務……我們相信,如果沒有這自覺的每天1萬2千米的負重跑,可能就沒有後來老A的許三多;沒有自覺的整理內務的意識,他可能就吃下了荒原上成才遞過來的饅頭。這一點,連長高城都迷茫過,所以後來他有一段對許三多相當經典的評價:“最重要的是先做好手上的事情,我這兩天剛接觸一個人,錯誤之皇,每作對一件小事就被他像救命稻草一樣抓著,有一天我一看,好,他抱著的已經是讓我仰望的參天大樹。他教會了我這些。”
提起信仰,我們總覺得遙不可及,神聖而又虛幻。其實,信仰往往就在不經意間,你鬆開,它就溜走,你抓住,它就潛入你的心中。你持守的東西,就在你的心間,用到時,自然有,而沒有,自然也就沒有。就像在西藏看到的叩長頭的藏民,他們的信仰就在他一絲不苟地用身體丈量這個世界中。
(三)不放棄,不拋棄
不放棄,不拋棄,原來是鋼七連的信條。不放棄,是對自己,永不放棄自己信守和追求的目標;不拋棄,是對自己,又是對戰友,不拋棄戰友,同生死,共患難,這是戰場生存的唯一準則。
說到這裏,就不能不提許三多的第二任班長史今。史今是許三多的領路人,是他的導師。他把許三多帶出偏遠的山村,帶到部隊這個更廣闊的世界,沒有史今,就沒有《士兵突擊》裏的許三多;麵對連裏和班裏所有人的不理解,唯有史今一個人在堅持,這種堅持很無奈,因為他很清楚,許三多失敗了他也就失敗了,他帶的班將因成績落後而使他失去轉士官的機會,但他仍用一切他能用的手段激勵許三多,以至於當他退役很久後,在老A的選拔賽的冰冷水泡子裏,伍六一唯一能用來刺激許三多的就是“班長又挨訓了,就是因為你不爭氣。”但這話也就是出自伍六一之口,而絕非是史今所說,史今可以因為許三多而挨訓,卻絕不會用其他人對待許三多的態度:冷漠、諷刺、不屑,他唯一的就是耐心與堅持。
史今班長給許三多留下了太多的記憶。也可以說,任何一個人,在他的成長曆程中,如果能碰到像史今班長這樣的導師,他的一生將受益無窮。史今對許三多的一諾千金,那種不拋棄、不放棄的態度,一直表現在許三多身上。在老A選拔賽中,當名額隻剩一人時,他寧肯輸掉選拔仍要堅持背負伍六一到達終點;在依靠本能殺死販毒分子後,他苦苦尋找這句話的含義,最後他發現:還是回到部隊才是對他最熟悉的地方;在演習中,負傷脫離隊伍的他依靠這種信念最終幫助戰友完成了任務,而在那一刻,他選擇的依然是掩護戰友,雖然他明知道他將就此“陣亡”而退出演習。
三、有聲有色
電視劇《士兵突擊》中嚴格說沒有太多原創音樂,而是大量借用了西方影視作品中的音樂,先不評論這種做法的好壞,但在音樂的選用上,導演確實是匠心獨具。
在鋼七連麵臨改編的情節中,導演幾次使用蘇聯著名的歌曲《神聖的戰爭》,用在這裏,既體現了軍人麵對命運不屈服的意誌,又多了幾分悲壯和蒼涼。
在七連臨近解散時,電視劇中經常出現一首樂曲,由壓抑到逐漸激揚,這是希臘先鋒電子作曲範吉利斯1992年為一部紀念和反映哥倫布等探險者曆盡驚濤駭浪,最終到達新大陸而拍攝的電影《1492-征服天堂》所做的電影配樂。範吉利斯的音樂充滿了史詩般的壯麗輝煌和宏偉氣勢,堪稱九十年代最成功的電影配樂之一。
許三多和班長史今是朋友,班長對許三多的成長付出了很多,在電視劇中,有一段描寫班長和許三多一起擦步兵戰車的畫麵,配以日本著名作曲家久石讓為電影《菊次郎的夏天》所配的一段插曲。而在許三多砸班長手後躲在戰車裏時的配樂,則選用了久石讓給北野武的電影《那年夏天,寧靜的海》所作的配樂,後被收到了《久石讓遇到北野武》這張專輯裏。
最有意思的就是在電視劇片花中,竟然使用了《加勒比海盜》中一段急促動蕩的曲子,叫 He's A Pirate(他是海盜),音樂提示了這部電視劇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