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養
母乳是寶寶最理想的食品,寶寶可以從母親甘甜的乳汁中汲取生命的動力,也可從母乳中獲取健康的保障。母乳中含有寶寶生長發育所必需的營養物質,不僅可有效促進寶寶健康的生長發育,還可有效提高寶寶的智力,為寶寶的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母乳喂養的時間
新媽媽在開始母乳喂養以後,應逐漸掌握喂養的時間標準,科學的喂養才能確保新媽媽的健康和寶寶的正常發育。
一般來說,每次哺乳寶寶的時間不宜過長。在哺乳過程中,先吸出來的乳汁蛋白質的含量比較高,脂肪的含量比較低。但隨著寶寶吸出奶量的逐漸增加,乳汁中的脂肪含量會有所增加,蛋白質的含量則會逐漸減少,如果每次寶寶吸奶時間過長,則會攝入較多的脂肪,從而引起寶寶腹瀉。此外,如果吸奶時間較長,乳汁已經吸空,繼續吮吸就會吸進空氣,也會引起溢乳現象。
通常認為,寶寶每次的吸奶時間最好為10分鍾左右,在吸奶的前2分鍾,寶寶即可吃到總母乳量的一半,而在吸奶約4分鍾左右,則已經吮吸到總乳汁量的80%~90%,而最後的5分鍾則幾乎吸不到多少乳汁,因此,吮吸時間越長並不代表吸食的乳汁越多。
母乳喂養的方法
新媽媽在開始母乳喂養寶寶之前,必須掌握正確的母乳喂養方法,這樣才能確保萬無一失。
在新媽媽哺乳的過程中應掌握科學的喂奶體位,其實母乳喂養的方法很多,既可以采取坐著喂奶的方法,也可以采取站著哺乳的方式,還可以采取躺著喂奶的姿勢。
躺著哺乳
剛剛分娩的新媽媽會很疲憊,因此,可采取躺著哺乳的方式進行喂奶。產後約6個小時,新媽媽體力會有所恢複,可以輕輕地做一些翻身活動,這時新媽媽可將身子側過來,采取側臥的姿勢進行喂奶,喂奶的過程中應讓寶寶躺在床上,而不是躺在新媽媽的胳膊上,同時也應讓寶寶與新媽媽保持側身麵對麵的狀態,然後將乳頭調整到靠近寶寶鼻頭處,輕輕摟緊寶寶即可進行喂奶。
坐著哺乳
坐著喂奶通常應選擇能夠依靠的,且較為舒適的地方,如坐在沙發或床上,也可在背後墊一個枕頭。有時候新媽媽哺乳時間會較長,如果不選擇一個舒適的環境很容易出現疲勞和不舒服感,以至於沒有耐心繼續哺乳寶寶。在采取坐姿喂養寶寶的過程中,寶寶的肚皮和新媽媽的肚皮保持緊貼,這樣更有利於寶寶的頭部和身子成一條直線。
站著哺乳
新媽媽也可站著進行哺乳,但采取這種姿勢往往會消耗較大的體力,通常在喂奶的過程中,新媽媽應用一隻手托著寶寶的臀部,另一隻手臂墊在寶寶的背部和頭部,讓寶寶的身子與頭保持直線狀態,鼻頭對著乳頭部位進行喂養。
此外,如果新媽媽的乳頭比較嫩,則應在喂奶時盡量讓寶寶含住乳暈,這樣才有利於嬰兒吸乳,並可以避免乳頭破裂。
母乳喂養的姿勢
為了更好地哺乳,新媽媽必須提前掌握正確的哺乳姿勢,一般來說,經常采用的哺乳姿勢有以下4種:
足球抱法
哺乳之前讓寶寶在哺乳媽媽身體的一側,哺乳媽媽須用前臂支撐寶寶的背部,然後讓寶寶的頭部和頸部枕在哺乳媽媽的手上,足球抱法非常適合剛剛進行完剖宮產手術的新媽媽,這是一個比較合適的哺乳姿勢,對傷口的壓力很小,有助於傷口的愈合,對哺乳媽媽非常適合。
足球抱法的優點:
·足球抱法便於觀察,可以時刻注意寶寶是否已將乳頭叼牢,有助於形成有效的哺乳。
·足球抱法適用於哺乳媽媽乳房脹滿的情況,這種哺乳姿勢可以有效調整乳房的形狀。
·足球抱法也適用於接受剖宮產的女性,因為這種哺乳姿勢可以讓寶寶遠離傷口,是一種令哺乳媽媽較為舒適的喂奶方法。
·若哺乳媽媽的乳房較大,也適用於足球抱法,因為在哺乳過程中寶寶的胸部可以協助支持乳房的重量。
側臥抱法
哺乳媽媽可先側臥在床上,然後讓寶寶的頭部枕在臂彎上,令寶寶與哺乳媽媽麵對麵,然後調整好乳頭和寶寶的位置,盡量讓寶寶的嘴與哺乳媽媽的乳頭保持水平。用枕頭支撐住後背即可開始哺乳。側臥抱法也是比較適用於剖宮產媽媽喂奶的姿勢。
側臥抱法的優點:
·側臥抱法是一種便於哺乳媽媽在哺乳中得到休息的喂奶姿勢,尤其適用於較為疲憊或身體較為虛弱的女性使用。
·對於痔瘡疼痛、會陰切開或撕裂疼痛的女性適宜采用側臥抱法,這是一種可以讓哺乳變得更舒適的喂奶姿勢。
搖籃抱法
哺乳媽媽須用手臂的肘關節內側,輕輕支撐住寶寶的頭部,令寶寶的腹部與哺乳媽媽的身體緊貼。然後用另一隻手支撐自己的乳房,開始進行哺乳。由於乳房露出的部分較少,所以采用這種喂奶姿勢將乳房托出來進行哺乳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
搖籃抱法的優點:
·搖籃抱法是一種非常容易學習,也是一種令寶寶感覺非常舒適的喂奶姿勢。
·搖籃抱法是目前使用較為廣泛的哺乳姿勢,采用此方法哺乳可以更利於寶寶吸吮。
交叉搖籃抱法
交叉搖籃抱法同搖籃抱法的位置大致相同,交叉搖籃抱法是用對側的手臂,這樣有助於以手來支撐寶寶的頭部,用前臂支撐寶寶的身體。這是一種更有助於提高寶寶吸奶舒適度的哺乳姿勢。
交叉搖籃抱法的優點:
·交叉搖籃抱法用手支撐寶寶的頸背部,這種姿勢比用前臂支撐更容易調整寶寶頭部的位置,從而更好地調整寶寶吸奶的舒適度。
·交叉搖籃抱法尤其適用於早產兒使用,對叼牢乳頭有困難的寶寶哺乳也極其有效。
母乳喂養的技巧
在母乳喂養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種種預想不到的困難,這就需要新媽媽提前做好準備,了解如何正確哺乳,掌握母乳哺養的技巧。
1母乳喂養首先要求新媽媽要有自信,相信自己有充足的乳汁,能應付在哺乳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實際上,幾乎99%的新媽媽在掌握了正確的母乳喂養技巧和知識以後,都會有充足的乳汁,而且也會實現成功哺乳。
2在懷孕期間,孕媽媽就應該提前對母乳喂養知識進行學習,多看關於母乳喂養的書籍,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
3產後應堅持母乳喂養,盡量不要為寶寶添加其他輔食,更不能以配方奶替代母乳進行喂養。
4哺乳媽媽在喂養寶寶的過程中,也應幫助寶寶掌握正確的含乳姿勢,如果母親感覺乳頭疼,應讓寶寶將乳頭和較大部分的乳暈同時含入口中,這樣可以避免在喂奶過程中乳頭被吸破。
5母乳喂養並不需要按照嚴格的時間進行規律喂養,而應遵循按需哺乳的原則。當寶寶剛剛出生的時候,新媽媽並沒有下奶,這時寶寶吃奶的時間較長,次數也較多,有時寶寶已經吃飽,但仍然在吮吸乳頭,這是為了滿足其口欲,這時最好不要將乳頭強行取出。
6在母乳喂養的過程中,應該讓寶寶在一側乳房的吸乳時間長一些,這樣可以保證寶寶營養的全麵攝入。因為在吸奶的前10分鍾,寶寶吸出的是前奶,前奶為灰白色,主要是由蛋白質、水、礦物質、碳水化合物等構成,而10分鍾以後吸出的是後奶,後奶含有較豐富的脂肪,寶寶可以通過吸吮後奶可以使體重不斷的增加。
7母乳喂養並不是新媽媽自己的事情,而應該得到全家的支持,家人應為新媽媽及時地提供營養食品,同時也應避免新媽媽過度操勞,要保證新媽媽充足的睡眠。
哺乳期乳房的護理
新媽媽在哺乳期應該倍加關注自己的乳房,因為在此階段乳房的健康直接關係到寶寶的正常生長發育,和新媽媽自身的安全。所以,處於哺乳期的女性應學會對乳房進行自我護理。
1在進行母乳喂養之前,新媽媽應該先輕輕地對乳房進行按摩,這樣有助於刺激排乳反射,可以更順暢地分泌乳汁。
2哺乳期的媽媽應該經常用溫水清洗乳頭和乳暈部位,但應盡量避免使用肥皂或酒精清洗乳頭,以免對乳頭造成負麵刺激。
3哺乳過程中應幫助寶寶將大部分乳暈吮吸住,以免傷及乳頭。喂奶結束以後不可強行將乳頭從寶寶口中拉出,以免拉傷乳頭,引起乳頭疼痛。
4在哺乳的過程中應注重兩側乳房的交替哺乳,但應盡量讓寶寶將乳房吸空,這樣會促進乳汁的分泌。
5新媽媽在哺乳期應選用較為適合的棉質乳罩,用以撐托乳房,這樣有利於乳房血液的循環。
6新媽媽還應該掌握正確的擠奶方法。先將大拇指與食指放在乳暈的上下方,然後用大拇指與食指內側輕輕地向胸壁處推擠,對乳竇處和乳頭後方的部位進行輕柔的擠壓。擠奶的過程中應有節奏地進行擠壓和放鬆,並應反複轉動乳暈周圍的手指,這樣可以更好地將乳竇內的乳汁擠出。
母乳喂養的注意事項
母乳喂養對新媽媽和寶寶都有較多的優勢,但母乳喂養的過程中仍須注意以下問題,才能確保母乳喂養的成功。
1當孕媽媽分娩後,乳房會分泌一些乳汁或潤液,再加上出汗等因素會導致乳頭出現垢痂,在哺乳之前應該先在乳頭的幹痂上塗抹少許植物油,待幹痂變軟後用溫性的肥皂水輕輕地浸洗,然後用溫開水將乳頭洗淨,喂奶過程中最好將寶寶抱起,確保喂奶姿勢的正確。
2在寶寶啼哭的時候盡量不要喂奶,寶寶啼哭剛剛停止時也應避免喂奶。
3當寶寶熟睡時最好不要中途叫醒他進行哺乳,寶寶睡覺剛醒以後也不可即刻喂奶。
4如果寶寶不想吃奶,則不應強行進行哺乳。
5當新媽媽患有糖尿病、白血病、精神病,或者較為嚴重的心髒病時應停止對寶寶的母乳喂養,以免引起母親和寶寶的不適。
6患有梅毒、艾滋病等性病,或患有肝炎,有吸毒史的新媽媽也應停止母乳喂養,以免影響寶寶的健康。
7如果新媽媽患有乳腺炎或乳頭出現皸裂,也應暫停哺乳,以免增加自身痛苦,但在基本痊愈以後應該盡快恢複母乳喂養。
8如果新媽媽剛飲過酒,也應暫停哺乳,半天以後、甚至是一天後再恢複哺乳。
如何使用吸奶器
采用母乳喂養的家庭最好提前購買一個吸奶器。這樣用手擠奶的時候,如果有困難,可以用吸奶器擠奶,使用吸奶器不僅可以刺激乳汁分泌,增加奶量,收集乳汁喂養早產寶寶或無法自己吸吮乳頭的寶寶,還可以緩解由脹奶導致的疼痛感和壓迫感。
吸奶器有人工吸奶器、電動吸奶器、吸乳胸罩等。人工吸奶器是一種特殊玻璃瓶,一端為橡皮球,另一端是扣在乳房上的罩杯。
吸奶器的操作方法如下:使用電動吸奶器,隻要把罩杯扣在乳房上,開動機器,它就會自動把你的乳汁吸到相連的容器裏了。功能好的電動吸奶器通常用10~15分鍾,就可以吸完兩個乳房裏的乳汁。
手動吸奶器也要利用罩杯,隻不過是用手動擠壓裝置或拉動活塞來吸奶,而不是依靠電動馬達。手動吸奶器,需要45分鍾才能完成吸乳工作。使用吸乳胸罩比較方便,不用一直捧著吸奶器的罩杯,可以一邊吸奶,一邊看書或工作。
購買吸奶器時,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吸奶器。選擇吸奶器取決於打算使用的頻率,以及能夠在吸奶上花多少時間。如果是全職媽媽,偶爾需要吸出一些乳汁,以便在外出的時候,可以讓其他人幫助喂寶寶,那麼買一個便宜的手動吸奶器就足夠了。如果是全職工作者,需要忙裏偷閑地從工作中擠出時間來吸乳,那麼需要使用電動吸奶器,這樣可以同時吸兩側乳房裏的乳汁從而節省大量的時間。
另外,每次使用吸奶器後,要認真清洗吸奶器的各個部件,以免細菌進入吸奶器。
擠多少次奶合適
有些媽媽在上班前先擠好乳汁並儲存,還有些媽媽隻在前一天預先擠足夠的乳汁留給寶寶隔天吃。通常媽媽們都在早、晚各擠一次,以備白天不在時有足夠的奶留給寶寶。還有些媽媽在喂奶以後,會再擠出30~60毫升的乳汁出來備用。
其實擠奶的次數要看媽媽離開寶寶多久而定。通常最好不要超過3個小時再擠奶,如果寶寶剛出生不久且喂的次數較頻繁,那麼擠奶的次數就要更多才不會有漲奶的痛苦或者溢奶的現象。
如果奶水開始在不適當的時候滴出來時,可用手臂,稍微施力壓住乳頭1~2分鍾,但這種方法不能常用,最好是擠點奶水出來。以後胸部會自然調節乳量,不會再有漏奶現象。
如何儲存母乳
如果是3~5天之內要喝的母乳可存在保鮮室。若要保存久一點就得存在冰箱冷凍室內,如果冷凍室溫度在-18℃以下,則可冷凍4個月,但要注意奶水一定要先冷卻才可放進冰箱冷凍。
儲存母乳一定要用消過毒的幹淨的容器。裝母乳不要太滿或把蓋子蓋得很緊,要讓容器留點空隙,以防冷凍結冰後撐破。
每次儲存母乳時,都要另用一個容器,且在每個容器上貼好標簽記上日期。
儲存母乳最好分成小份,每份約60~120毫升,或以自己孩子一次喂食量為準,這樣方便家人喂養寶寶,又不會造成浪費。
如何喂儲存的母乳
母乳冰過便會沉澱,所以需輕輕地搖勻。熱母乳時,要用流動的溫水衝幾分鍾,使其達到室溫,千萬不要直接放在火上或微波爐內加熱,以免破壞養分。
溶化冷凍的母乳,需放進流動的冷水裏,逐次加入熱水直到溶解至與室溫相同。
假如寶寶在媽媽下班快到家前就餓了,可以先喂一點,等媽媽回來最好親自喂寶寶。
溫熱過的奶不可再冷凍。如果停電要趕快把冰箱的奶吃掉或丟掉。
人工喂養
新媽媽因各種原因不能喂哺嬰兒時,可選用牛、羊乳,或其他獸乳,或其他代乳品喂養寶寶,稱為人工喂養。
人工喂養的優點
人工喂養寶寶的工作可以由別人來分擔。母乳喂養隻能是媽媽一個人來做,而人工喂養可以讓爸爸、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保姆等都來參與,減輕媽媽的勞累,讓寶寶和更多的家人親密接觸。
便於掌握喂奶的量。采用人工喂養,每次寶寶吃了多少毫升的奶是顯而易見的。
人工喂養的缺點
最大的不利之處是可能由於消毒不嚴格引起嬰兒的腹瀉、胃部不適。
需要購買很器具以及配方奶,沒有母乳喂養經濟。
需要掌握一係列的調配製奶、消毒等技術(不過這很簡單),沒有母乳喂養那麼便利。
你帶著寶寶外出時,需要要很多喂奶用品,還要謹防配好的奶是否會變質。
選擇配方奶
初生的嬰兒應該使用嬰兒配方奶,6個月以後選擇助長配方奶,9個月以後可以食用全牛奶。信譽良好的大型商店、超市所售的知名品牌的配方奶可以放心選擇。注意,配方奶罐上或袋子上會明確標注是適合哪個階段嬰兒食用的配方奶,不要選錯。
配製配方奶
1調奶前洗淨雙手,給奶瓶消毒,在幹淨的桌麵上進行操作。
2準備沸水,冷卻到50℃左右,將準確分量的溫開水倒入奶瓶,嚴謹一些的媽媽會將奶瓶舉到眼前的高度查看一下。
3在奶瓶中加入準確分量的配方奶,隻可用專用的量匙盛取配方奶,匙中的配方奶不要堆高也不要壓緊。注意,過稀和過濃的奶對寶寶是有害處的。
4把膠蓋和膠墊圈裝到奶瓶上旋緊(這時是不裝奶嘴的),使奶瓶密閉,充分搖動奶瓶,使配方奶與水完全融合。
配方奶喂養
在沒有母乳的情況下,配方奶喂養是較好的選擇,特別是母乳化的配方奶。目前市場上配方奶種類繁多,應選擇“品”有保證的配方奶。有些配方奶中強化了鈣、鐵、維生素D,在調配配方奶時一定要仔細閱讀說明,不能隨意衝調。寶寶雖有一定的消化能力,但調配過濃會增加寶寶消化的負擔,衝調過稀則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正確的衝調比例,若是按重量比應是1份配方奶配8份水。若按容積比應是1份配方奶配4份水,按此比例衝調比較方便。奶瓶上的刻度指的是毫升數,如將配方奶加至50毫升刻度,加水至200毫升刻度,就衝成了200毫升的牛奶,這種牛奶又稱全奶。消化能力好的寶寶也可以試喂全奶。
比起母乳喂養,衝調配方奶顯得有些麻煩,尤其是在夜間喂奶,沒等衝好,饑餓的孩子就會啼哭不止,這時急急忙忙衝好的奶又很燙,孩子不能立即吃。使用配方奶要妥善保存,否則會影響其質量。應貯存在幹燥、通風、避光處,溫度不宜超過15度。
給奶瓶消毒
大商店和雜貨店裏都出售喂奶包,裏麵包括各種必要的設備。一定要保證消毒,而且要多準備幾個奶瓶,把消毒好的奶瓶放在冰箱中備用。正常情況下寶寶一天24小時內大約需要喂6次,所以每天需要做2次消毒,早晚各1次。
在寶寶剛出生的幾個月裏,他的免疫係統尚未發育完全,容易被細菌感染。人工喂養時,奶瓶奶嘴的消毒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可以采用冷水消毒、微波爐消毒或者傳統的煮沸消毒。
冷水消毒:有較大的專用容器放置寶寶的喂奶用具,隻需加入清水和嬰兒用品專用消毒液。通常30分鍾的消毒可在24小時內持續有效。
蒸汽消毒:電子蒸汽消毒器操作簡單,幾分鍾便可以為一組奶瓶消毒,消毒完畢會自動關閉。不過打開消毒器後應馬上使用奶瓶,或者將奶瓶存放於冰箱內。如果消毒器打開時間過長,消毒就會無效。
微波爐消毒:將喂奶用具放入專用的微波爐消毒盒,用微波爐消毒,方便、清潔、快速地消毒寶寶奶瓶。
煮沸消毒:洗淨每樣東西後放在鍋裏煮沸25分鍾,注意將每一樣東西都浸沒在水中。
給奶瓶加熱
提前30分鍾從冰箱裏取出奶瓶,使其恢複至室內的溫度,不要打開瓶蓋,此時無需給瓶子加熱。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吃配方奶應該盡量與母乳有同樣的口感。如果你希望給奶瓶快速加熱,可以用熱水衝熱奶瓶,或者把奶瓶放在熱水中,幾分鍾後就可食用。你也可以把奶瓶放在微波爐中或熱奶器中加熱,隻需要半分鍾的時間。絕不可把溫熱的配方奶放在保溫瓶中,也不要把溫熱的配方奶保存過夜。這兩種做法都會促進裏麵細菌的快速生長。喂奶前,用手腕試一下奶的溫度,奶的溫度不要過熱,也不要過冷。
用奶瓶喂奶
一定要找一個安靜、舒適的地方坐下來。必要時用墊子或枕頭墊好胳膊。把寶寶放在膝上,使寶寶的頭部在你的肘窩裏,用你的前臂支撐起寶寶的後背。不要把寶寶放成水平,應該讓寶寶呈半坐姿勢,這樣能保證寶寶呼吸和吞咽安全、容易,也不會嗆著寶寶。
在喂奶前,將奶瓶的奶水向手腕內側的皮膚上滴幾滴,檢查一下奶的溫度。配方奶不宜過熱,也不宜過冷。你應該提前檢查好個奶的流速。把奶瓶的蓋子略微鬆開,讓空氣能夠進入瓶內,以補充吸出奶後的空間。如果不這樣做,在瓶內便會形成負壓,使瓶子變成扁形,而且寶寶吸吮非常費力。這時寶寶可能會發脾氣、生氣或者不想再接著吃剩下的配方奶。出現這種情況時,可以輕輕地把奶嘴從寶寶的嘴裏拉出讓空氣進入瓶內,然後接著喂奶。
可以輕輕地觸碰寶寶靠近你一側的臉蛋,誘發出寶寶的吸吮反射。當寶寶把頭轉向你的時候,順勢把奶嘴插入寶寶的嘴內。寶寶會一下子吸住奶嘴,與吸吮人的乳頭一樣,將整個奶嘴吸入口內。這時需要注意,不要把奶嘴捅得過深,以免嗆著寶寶。
讓寶寶以自己的速度吸食。有時寶寶在吃奶的過程中可能停下來,四處看看,玩一玩奶瓶等等,這些都是寶寶應該得到的快樂。從寶寶剛剛學會吃奶時起,就應該讓寶寶在吃奶時感到快樂。麵對著寶寶坐下,正視寶寶的眼睛。不要單純靜靜地坐著,要對寶寶說話、唱歌,你想發出什麼聲音都可以,但一定要保證聲音聽起來舒服、高興。這就是寶寶最初喜歡的談話方式,一定要對寶寶報以動作、手勢和微笑。
在寶寶吃奶吃到一半的時候,換一下手臂,這樣會給寶寶一個新的視角,而且你還可以休息一下胳膊。這時也可叫順便輕拍寶寶背部使其打一打嗝。
為了保證配方奶的流出和避免瓶內的真空,可以將瓶蓋略微鬆開後,再喂寶寶。
抱著寶寶坐好,刺激寶寶引起吸吮反射後再喂寶寶。輕輕地觸碰寶寶靠近你一側的臉蛋,寶寶使會轉過臉來,對準奶嘴。
一定要保證奶嘴裏麵充滿配方奶,方法是使奶瓶呈一度的角度。如果奶嘴中有空氣,會嗆著寶寶。
吃過奶後,輕輕而果斷地移去奶瓶,以防寶寶吸入空氣,這時寶寶也會放開奶瓶。
如果寶寶不放開,可以輕輕地把你的小手指塞到寶寶的嘴角,使寶寶放開奶瓶。
配方奶喂養量
對於無母乳或因故不能進行母乳喂養的嬰兒,使用代乳品來喂哺寶寶,稱為人工喂養。采用人工喂養的嬰兒一天需要喂多少奶,如何調配配方奶,父母們都應該掌握。有的年輕父母調配喂養嬰兒的配方奶和平時成人喝的一樣,衝了很多的水,結果寶寶越喂越瘦,造成了營養不良。
奶量的計算公式:
一日奶量=100×[110×體重(千克)]÷86
簡便的算法:
一日奶量=128毫升×體重(千克)
知道了一日的奶量,還應該學會配方奶的調配方法。
具體方法有兩種:
1按重量計算:由於4千克鮮牛奶可製得500克配方奶粉,故衝調時按1份奶粉加7倍重量的水即可恢複成牛奶,但需稱量比較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