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家政女工自學英語成為外教“大管家”(1 / 2)

家政女工自學英語成為外教“大管家”

紀實

作者:慧心

劉雪英展示她與外教們往來的信件

鼓足勇氣向老外自薦做家政

劉雪英來自湖南婁底農村,因為家貧,高中未畢業就輟學了。上世紀90年代,她隻身來到福建泉州打工。

泉州是僑鄉,經濟發展很快,劉雪英打工時認識了現在的丈夫,丈夫是本地人,精明能幹,他很喜歡勤快、樸實的劉雪英,一對年輕人你情我願。一年後,劉雪英嫁到了丈夫所在的泉州馬甲鎮洋坑村。結婚後,劉雪英很快有了孩子,她天天忙孩子,在家裏洗洗涮涮,一會兒也閑不下來。

劉雪英是外地人,身邊的人都說閩南話,閩南話語速快,晦澀難懂,劉雪英因為聽不懂閩南話,常常鬧出笑話來。她讓十幾歲的侄子和村裏的孩子當她的老師,不到一個月,基本聽懂了閩南語日常對話,並張口與別人交流,沒過三個月,便說得有模有樣了。這讓劉雪英特別得意,她覺得自己有語言方麵的天賦,現在就連本地人都聽不出她的外地口音了。

日子在平淡安穩中一天天過去,自從生了孩子,劉雪英再沒有到外麵打工,經濟上不獨立,花一分錢都要伸手找丈夫要。劉雪英覺得女人想要追求平等的家庭地位,首先要自力更生。

劉雪英開始找活兒幹,可她當了孩子媽媽,又沒什麼技能,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工作。2000年3月,劉雪英上小學的兒子給媽媽帶來一個信息,他班裏有位來自加拿大的同學,叫麥博信,麥博信的爸爸麥克在泉州仰恩大學當教師,他家裏可能需要鍾點工,讓媽媽去試試。

劉雪英讓兒子從麥博信那裏要來了他家的住址,鼓足勇氣敲響了麥克家的門。麥克來泉州多年,是個閩南通,弄清劉雪英的來意後,他表示自己家裏不需要鍾點工,不過,他的同事來自澳大利亞的外教威廉需要這方麵的服務。

在麥克的推薦下,威廉同意劉雪英在自己家做家政服務。威廉60歲左右,性格隨和開朗。劉雪英和威廉接觸沒幾天,就消除了緊張感。她手腳麻利,做事認真,得到了威廉的認可。

由於不懂英文,劉雪英在與威廉相處時遇到的尷尬事兒不少。有一天,劉雪英陪著威廉去買窗簾,威廉原本想買便宜的布料湊合一下就行了,劉雪英卻誤以為老外生活品質較高,買東西喜歡貴的,就把威廉往一些高檔的窗簾店裏領,不料,威廉總是聳著肩膀說“No”。

因為無法溝通,劉雪英始終搞不懂他想買什麼尺寸、花色、款式的窗簾,結果兩人白跑了一趟。威廉惜時如金,為浪費了整整一個下午感到痛心,臉上有些不快。

這次買窗簾的經曆讓劉雪英很受刺激,她想到了自己因不懂閩南語無法和當地人交流的事情,決定也像當初學習閩南話一樣,拿出狠勁來學習英語。

敬業使她從不缺洋客戶

此後,劉雪英重新拿起了中學英語課本,先從最簡單的日常用語學起。到威廉家做家政時,她也會揣上一本字典,一有空就背單詞。她覺得學英語,首先單詞量得過關,有時,整個句子雖然說不出來,但隻要說出一個關鍵詞,威廉馬上就心領神會了。劉雪英認為,隻要說出的句子或詞彙威廉能聽懂,就算是成功了。

劉雪英不但在威廉家裏說英語,隻要有機會在外麵也敢於秀一把。一次,劉雪英看到一個老外在泉州街頭徘徊,並攔住行人問些什麼,被他詢問的人都笑著搖搖頭走開了。看到這個情景,劉雪英走了過去,笑著對那外國朋友說:“Can I help you?”(我能幫你嗎?)外國朋友看到眼前這位相貌普通的中國婦女竟然會說英語,馬上欣喜地答話。

原來,那位外國朋友要去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處辦事兒,不料迷了路。劉雪英那天也沒啥事兒,就主動陪著外國友人去辦事兒。路上通過攀談,劉雪英得知,這個來自美國叫彼得的老外也是仰恩大學的教師。劉雪英告訴彼得,自己在仰恩大學外教威廉家做鍾點工,彼得很意外,也很高興,當即邀請劉雪英過後到自己家裏做鍾點工服務,劉雪英欣然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