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熱食物的常見方法有煮、蒸、煎炸、炒、熏烤和燙煲。煎炸和熏烤的烹調方式要盡量少用。多采用優良的烹調方法,不僅可以保證飯菜的色香味,還可以保護營養,使孩子吃後能正常發育。
保證女孩健康,懂些食品安全知識
說到食品的安全性,顧名思義是相對於危險性而言,WHO將其定義為“對食品按其原定用途進行製作和食用時不會使消費者受傷害的一種擔保”。現在人們就是希望在規定的作用方式和用量的條件下長期食用,不會產生不良反應。
某日,北京市民周女士剛踏進家門,就被女兒叫住了:“媽媽,我的肚子好疼啊!”周女士看見,女兒正趴在桌子上,雙手捂著肚子直叫喊。周女士嚇了一跳,連忙上前詢問,還沒等開口,桌子上的一瓶彩色的東西引起了她的注意。那是一瓶小熊形狀的糖果,顏色極其鮮豔,很是吸引眼球,但包裝袋上卻沒有生產日期、廠家等相關信息,隻印有英文字母。經詢問,周女士得知女兒是在學校門口地攤上購買的“三無食品”。
在一些中小學校門口及幼兒園門口,不少地攤、小店擺滿了造型可愛的糖果、膨化食品、薯條、炸雞、果凍等垃圾食品。
這些食品大多造型美觀、色澤豔麗,而且售價不高,因此很受年輕人特別是小朋友們的喜愛。殊不知,這些食品多是偽造或劣質產品,過多食用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對孩子的健康發育更加不利。
女孩子是脆弱的,她們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因為她們正處在身體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不像大人們有很強的抵抗能力,她們的身體各器官也還沒完全發育成熟,器官的功能也還並不完善,所以她們的健康成長更容易受到各種外來因素的影響,其中最直接,關係最密切的莫過於日常飲食。食物是保障她們身體和智力發育的關鍵,也是保障她們成年後身體健康的關鍵。飲食質量好壞、營養性、安全性決定著她們身體的成長和發育,乃至生命健康,所以說,兒童食品安全比天大!
而縱觀以上所羅列的食品安全事故,這怎麼能讓家有兒童的家長們放心呢?見諸報端的都是影響較大的事故,那些家庭中發生的一些飲食小事故恐怕更是數不勝數的。
食品安全無小事,任何一個環節的失誤,都能導致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除了直接的食品中毒事件,其實對大多數人來講,更為可怕的是隱蔽性很強的慢性中毒,在不知不覺中有毒物質在體內長期積累,這種對健康潛在的傷害為日後疾病的發作埋下病根。經常食用有殘留農藥、化肥的蔬菜,含防腐劑、過量色素的精美食品,都會增加肝髒解毒的負擔,誘發癌症、不孕不育、出生缺陷等嚴重疾病。隱性中毒也許就在家長們一次次看似隨意的蔬菜選購中,或一次次不當的烹飪習慣中,或一回回無意的食物搭配中,也許還在兒童一個個不良的飲食習慣中,或一次次看似無關緊要的零食選擇中。
所以,對兒童的成長發育起著如此決定性作用的飲食,實在是值得家長們花最大的心思來認真對待的。
我們生活在無法逃避的汙染環境中,現實需要家長們豐富自己的食品安全知識來為兒童保駕護航,可是麵對種類如此繁多的食品,我們該怎麼做呢?
家長們,隻要我們在購買食品前了解一些有關的食品知識,在購買時能認清有關標誌,學會辨別好壞食品,掌握一些飲食安全的知識,為孩子建立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就可以放心食用了,大可不必因噎廢食。還有許多食品是安全的,比如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隨著社會的進步以及人們食品安全意識的提高,這三類食品將成為我們的首選。
對於食物而言,要求衛生可以防止食物中含有的或混入的各種有害因素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通過食物進入人體的有害因素很多,常見的有致病微生物、天然毒素、寄生蟲和有毒化學物等。世界衛生組織將這些因素引起人體的感染或中毒稱為“食源性疾病”。為防患這些問題食品對孩子的侵害,首先要從源頭抓起,將容易導致孩子生病的病菌、病毒拒之“口”外,再運用科學的飲食,為孩子的身體健康豎起一道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