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富”養,養出女孩的高貴(4)(1 / 3)

回到學院,張麗還在琢磨這事兒。買飯的時候,跟同學磋商,同學說,應該念“hào”!張麗說:“我也覺得應該念‘hào’!”回到宿舍查字典,地名的時候應該念“hào”,但沒有注明人名的時候應該念什麼。她還是拿不準,又給一個老師打電話,老師說:“念‘hào’,沒錯!”

壞了,念“gǎo”了,這怎麼辦?播音嘛,白字、別字、錯字,一定要杜絕!上學的時候,都把一些播音員念白字、錯字的經曆當笑話講呀。張麗想,念錯字讓人當笑話講也就罷了,正實習呢,出這麼大一個錯,這還了得!

飯也不吃了,往回趕。風嗚嗚地刮著。趕到電視台,已經是晚上9點50分了。張麗顧不上休息就來到三樓的播音室,把錄像帶取出來,把“gǎo”改成了“hào”,還不放心,一直看著播完,才放心地走了。

在電梯間,張麗碰到了楊台長。

電梯間裏隻有兩個人。張麗知道這是楊台長,就主動上前打招呼:“楊台長,您好!”

“啊,小姑娘,怎麼這麼晚才走?”

張麗有點不好意思了,她低聲回答:“有一個字念錯了,我回來改一下。”

楊台長說:“你住哪兒啊?”

“住廣院。”

“啊,很辛苦啊!”

“沒辦法,念錯了字,就要回來改。”

“好好好,小姑娘工作很認真。”

到了大門口,楊台長上了專車,張麗擠上了公共汽車。

最後,在中央電視台實習的5個學生中,隻留下了張麗一個。

改錯是看起來很簡單的一件小事情,但是這樣小的事情,隻有很少的人會願意去做。張麗是一個責任心很強的孩子,她身上這種認真負責的態度,沒有從小經過嚴格的教育是難以培養出來的。而這樣的認真、迅速行動的精神,又為她的人生創造了更多的機會。

很多女孩的父母都會有這樣一種觀點:的確不應該對兒子進行過度的保護,但女兒嬌嫩纖細、弱不禁風,一定要盡全力保護她。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女孩向來是處在被保護的位置上的,男孩保護女孩,是那樣的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然而,在現在這個浮躁的經濟社會,男孩的生存壓力越來越大,他們連自己的生活都一塌糊塗,像“白雪公主”一般地天天仰頭等著別人嗬護照顧,遇到事情,坐在那裏無助地痛哭流涕的女孩不再受歡迎。

富養女孩,不是把女孩培養成一個十足的小女人,習慣對外界依賴,對任何人都說“好”,缺乏分析、判斷能力。這種教育就等於看低了女孩的創造力和學習能力,也看輕了女孩的生存能力。

對女孩而言,什麼事情都幫她做好,不僅不能真正培養出有生存能力的女兒,也不能讓父母的愛發揮很好的作用。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做才是正確的呢?

1.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孩子動手的習慣

家長不可能照顧孩子們一輩子,因此從小就應該讓孩子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洗衣服,收拾文具,幫父母拖地、洗碗等。隻有從小事做起,才能逐漸培養起獨立自主的精神。

2.給孩子犯錯誤的機會,鍛煉孩子的自立能力

要避免對孩子過度的保護,我們首先應該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願,放手讓孩子自己拿主意,如果我們對孩子過度保護,因為怕孩子犯錯,就一味地為他鋪墊一切,事事領著孩子的手,那麼他永遠都不可能長大。

“富”養出的女孩也要能吃苦

也許,當你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會很好奇,怎麼一邊說著要給女孩最多的愛,一邊又要讓女孩吃苦呢?其實,吃苦也是女孩子成為“公主”的一條必經之路。隻有一顆經曆過苦難的心靈,才能更珍惜幸福的滋味。

街道小護士、自學大專文憑、勤雜工、IBM華南公司總經理、微軟(中國)公司總經理、TCL集團副總裁、中國企業家優秀代表,很難想象,反差巨大的這些字眼會同時出現在一個人的身上。然而,事實上,這所有的字眼堆砌起來,也隻能勾畫出這個女人無數特征的一角,在她的身上,我們更多的是看到一個女性頑強不屈的拚搏精神和改變現實的巨大勇氣。

這個人,就是被中國經理人尊稱為“打工皇後”的吳士宏。

吳士宏進入IBM還有一段冒險的經曆。當時還是個小護士的吳士宏,抱著半導體收音機學了一年半許國璋英語,就壯起膽子到IBM應聘。當她看著長城飯店那扇透明的玻璃門,吳士宏幾次產生退回去的念頭。後來,好不容易鼓起勇氣推開了那扇門,而筆試和口試吳士宏竟然都順利通過了。

麵試進行得也很順利,就在快要結束的時候,主考官看著吳士宏說:“你會打字嗎?”

“會!”吳士宏條件反射般地說。

“那麼你一分鍾能打多少個?”

“您的要求是多少?”

主考官說了一個數字,吳士宏發現現場並沒有打字機,於是想都沒想就點頭了。果然,考官說下次再考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