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當代旅遊文學本體論(4)
《讀滄海》(節選)
劉再複
我來到海濱了,又親吻著海的蔚藍色。
這是北方的海岸,煙台山迷人的區天。我坐在花間的岩石上,貪婪地讀著滄海——展示在天與地之間的書籍,遠古與今天的啟示錄,我心中不朽的大自然的經典 我帶著千裏奔波的饑渴,帶著長歲月久久思慕的饑渴,讀著浪花,讀著波光,讀著迷蒙的煙濤,讀著從天外滾滾而來的藍色的文字,發出雷一樣響聲的白色的標點。我暢開胸襟,呼吸著海香很濃的風,開始領略書本裏洶湧的內容,澎湃的情思,偉人的深邃的哲理。
打開海藍色的封麵,我進入了書中的境界。隱約地,我聽到太陽清脆的鈴聲,海底朦朧的音樂。樂聲中,我眼前出現了神奇的海景,我看到了安徒生童話裏白天鵝潔白的舞姿,看到羅馬大將安東尼和埃及女王克莉奧特佩拉在海戰中愛與恨交融的戲劇.看到靈魂複蘇的精衛鳥化作大群的銀鷗在尋找當年投入海中的樹枝,看到徐悲鴻的馬群在這藍色的大草原上仰天長嘯,看到舒伯特的琴鍵象星星在浪尖上跳動……
就在此時此刻,我感到一種神奇的變動在我身上發生,一種無法言說的謎在我胸中躍動:一種曾經背叛過我自己但是非常美好的東西複歸了,而另一種我曾想擺脫而無法擺脫的東西消失了。我感到身上好像減少了很多,又增加了很多,隻是減少了些什麼和增加了些什麼.我說不出來。隻感到我自己的世界在擴大.胸脯在奇異地伸延,一直伸延到無窮的遠方,伸延到海天的相接處,我覺得自己的心,同天,同海,同躲過的星月連成一片。也就在這個時候,喜悅像湧上海麵的潛流,突然滾過我的胸脯。生活多麼好嗬!這人海擁載著的土地,這土地擁載著的生活,多麼值得我愛戀嗬!
我不能解釋自己身上所發生的一切,然而,我仿佛聽到蔚藍色的啟示錄在對我說,你知道什麼是幸福嗎?你如果要贏得它,請你繼續暢開你的胸襟,體驗著海,體驗著自由,體驗著無邊無際的壯闊,體驗著無窮無盡的淵深!
二
我讀著海。我知道海是古老的書籍,很古老很古老了,古老得不可思議。
原始海洋沒有水,為了積蓄成大海,造化曾經用了整整十億年。造化天才的傑作嗬!十億年的積累,十億年的構思,十億年吮吸天空與大地的乳汁。雄偉的橫貫天地的巨卷嗬!誰能在自己的一生中讀盡你的豐富而博大的內涵呢?
有人在你身上讀到豪壯,有人在你身上讀到寂寞,有人在你心中讀到愛情,也有人在你心中讀到仇恨,有人在你身邊尋找生,有人在你身邊尋找死。那些蹈海的英雄,那些自沉海底失敗的改革者,那些越過怒浪向彼岸進攻的冒險家,那些潛入深海發掘古化石的學者,那些耳邊飄忽著絲綢帶子的水兵,那些駕著風帆頑強地表現自身強大本質的運動健將,還有那些仰仗著你的豪強鋌而走險的海盜,都在你這裏集合過,把你作為人生的拚搏的舞台。
你,偉大的雙重結構的生命,兼收並麵的胸懷:悲劇與喜劇,壯劇與鬧劇,正與反,潮與汐,深與淺,珊瑚與礁石,洪濤與微波,浪花與泡沫,火山與水泉,巨鯨與幼魚,狂暴與溫柔,明朗與朦朧,清新與混沌,怒吼與低唱,日出與日落,誕生與死亡,都在你身上衝突著,交織著。
哦!雨果所說的“大自然的雙麵象”,你不就是典型嗎?
在顫抖的長歲月中,不知有多少江河帶著黃土染汙你的蔚藍,不知道有多少狂風帶著大陸的塵埃挑釁你的壯麗,也不知道有多少巨鯨與群鯊的屍體毒化你的芬芳,然而,你還是你。海浪還是那樣活潑,波光還是那樣明豔,陽光下,海水還是那樣清。不是嗎?我明明讀到淺海的海底,明明讀到沙,讀到礁石,讀到飄動的海帶。
嗬!我的書籍,不被汙染的偉人的篇章,不會衰老的雄奇的文彩!我終 於找到了書魂—— 一種偉大的力量,一種比海上的風暴更偉大的力量,這是舉世無雙的沉澱力與排除力,這是自我克服與自我戰勝的蔚藍色的奇觀。
【作者】劉再複,(1941——)福建人,作家、文藝理論家。著有散文集《雨絲集》、《探海的追尋》、《告別》、《太陽·土地·人》、《潔白的燈心草》等,傳記文學《魯迅傳》、理論文集《魯迅美學思想論稿》、《性格組合論》、《劉再複論文選》等。
【賞析】《讀滄海》是一篇氣勢磅礴的寫海的佳作。在構思、寫作技法以及語言運用方麵都富有特色。
從構思上看,本文的立意別出心裁,新穎別致。對於大海,人們寫過很多,觀海、聽海、
趕海、想海、探海、問海等等從諸多不同的角度寫都有成功的文字。本文作者獨辟蹊徑,將大海喻為一本“展示在天與地之間的書籍”,仔細閱讀,讀出了海的久遠、海的博大、海的力量、海的深奧。這一獨特的寫海角度為文章增添了魅力,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讀起來湛然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