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望著院子裏十幾張稚嫩的臉和他們滿懷期待的眼神,易塵沉吟了一下。
“世間修行有萬般法,各有優劣高低。有的直指大道,可讓人進步神速,踏入無上之境;反之亦有可讓人寸無可進,蹉跎數十年而碌碌無為,至死不得一窺大道。然,縱萬般法,取其始,俱離不開一樣東西,你們可知是何?”
“先生,先生,我知道,我知道,是靈氣”
院子裏十五個孩子的幾個舉手高呼,眼睛裏滿是期待,像等著父母的誇獎一樣看著站在石階上手裏拿著戒尺的易塵。
“你們說的都沒錯,不過......”
笑著誇獎了這些孩子,用手中的戒尺示意孩子們把手放下,而幾個孩子也滿足的放下了手,再次認真聆聽起來,看到這一幕,易塵也露出了一絲笑意,
“眾所周知,修行一道,身體為本,引靈氣,通諸脈,衝玄竅,啟丹田,聚氣於其中,方能返本還原進入先天之境,築造己身道途之基。而欲達此道,便離不開天地靈氣,因此靈氣可以說為一切修行之法的根本所在,也是修行之法的起源所依。”
“那麼先生,既然有靈氣就能修修行之法,可我為什麼沒有感覺到有靈氣呢?”一個孩子疑惑的問。
“不錯,靈氣確實存在於我們周圍,但存在不代表我們能夠看見,可以感覺到靈氣的存在。事實上,若非前人先輩的偶然發現靈氣的存在,再配以特殊的呼吸運氣之法,世間可能便不會有諸多修行之法。”
“先生”
一個身著棉質衣服的孩子站起來對著易塵輯首。易塵點頭示意。
“先生,既然感知靈氣後方可修行,那麼修行之後是不是就可以變的強大了”。說完滿眼期待的看著易塵。
“不錯,理論上確實如此,當你可以修行的時候,隻要你堅持,就能能變的強大起來。”
然而說到這,易塵便沒有繼續說下去,修行之難與易,皆需以己身而行,方可知曉其中之意。
縱然靈氣存於天地之間,世間亦有萬般修行法,皆是前人先輩在不斷探索中逐漸發展完善而來,然而,世間修行之人何其多,但能達到前人先輩的人少之又少,這其中所需要的可不僅僅是天地靈氣所能決定的。
“修煉之始,是為引靈,引靈,即為引天地靈氣,納之於體內,方可修行。”
“可以說,這是一切修煉之法的開始,唯有引動天地靈氣入體,方能進行修行,而當引動靈氣達到一定程度,便可打通經脈,晉入到下一境界:通脈。然這一切都需建立在能感知靈氣之上,但能自然感知天地靈氣之人少之又少,而多數人是並不能感知靈氣的。因此為了能讓世人感知到天地之間虛無縹緲的靈氣,便需要進行啟靈。”
聽到這裏,院子裏的孩子不禁更加地集中精力。
“啟靈,開啟人體靈覺,從而感知靈氣,踏入修行一途,人人皆可以通過啟靈進而感知天地靈氣,之後能達到何種程度便看個人造化與機緣了。”
說到這,易塵忽然覺得眼前光亮有些刺眼,才發現朝陽已經越過了院子裏唯一的一顆樹,刺眼的朝陽透過樹葉在晨風中不停地閃爍著,於是對著孩子們笑了笑。
“時候不早了,今天就到這裏,回去的時候替我向你們的父母問好。”
“謝謝先生”
.......
“小易先生,今天怎麼這麼早就來開店了,往常這時候您應該在院子裏吧。”
合上手中的書,往櫃台上一放,易塵無奈的看著站在眼前的魁梧大漢,清了清耳根,不禁笑罵
“今天心情不錯啊,怎麼,昨晚又跑去找你的老相好去了?你也不怕你家裏的母老虎打死你?。”
聽到“母老虎”,林安不禁渾身一顫,小心地轉頭四處看了看,一臉討好地看著易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