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的起草者、哥倫比亞大學校長伯靈格也是被哈佛大學拒之門外的一位名人,他談到這一經曆使他意識到自己的才華和發展前途要靠自己來定位。小時候伯靈格與家人搬到俄勒岡州一個鄉下地區居住,當地教育情況很差。而且他在放學後還要到一家報館幹些清潔工零活,幫助父母維持家計。伯靈格說:“我必須努力用功,在生活中學習我所不知的很多事情。”在申請哈佛大學被拒絕後,伯靈格因俄勒岡大學為他提供獎學金而進入該校,大學畢業後他又考入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伯靈格告誡年輕的學子:“不要讓名牌大學拒絕錄取你這樣的事情控製了你的生活,讓別人證明或是決定你的能力而不是由自己來掌握命運是最大的一個錯誤。真正的問題是,誰來認定你的才華,誰來決定你的興趣,答案很簡單:那就是你自己。”
諾貝爾獎得主、紐約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主任瓦慕斯曾兩次被哈佛醫學院拒絕。第一次瓦慕斯雖然被哈佛大學錄取,進的卻是文學院。瓦慕斯對文學專業畢業後的職業不感興趣,一年後,他再次申請哈佛醫學院,又被拒絕。在麵試時,一名院長認為他變化無常且不成熟,並建議他去當兵。後來他被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錄取,瓦慕斯認為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的錄取人員看起來很欣賞他在科學和文學兩個領域的能力。瓦慕斯進入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學習後,他很快就忘記了被哈佛大學醫學院拒絕所帶來的不愉快。瓦慕斯對申請大學的高中生建議:“如果你被自己喜愛的學校拒絕,便在歡迎你的大學裏埋頭苦幹。在你進大學之前,兩所學校之間的差別看起來非常重要。而一旦你進入那個為你提供了一席之地的學校,這種差別就顯得很不重要了。”
美國著名電視節目《今天》節目的主持人維埃拉有著很深的“哈佛情結”,她心目中最理想的大學就是哈佛,即使申請哈佛被拒,她仍然對哈佛念念不忘。維埃拉後來進入塔夫特大學,每到周末都會搭便車到哈佛校園。後來,維埃拉在塔夫特大學一名導師手下做助教時對從事新聞職業產生了興趣,畢業後在新聞界如魚得水。維埃拉說,如果當時她被哈佛錄取,人生也許會是走另外一條道路,但卻不太可能成為一個著名的電視節目主持人。
升陽公司(Sun Microsystems)共同創辦人麥克尼利曾先後被斯坦福大學和哈佛大學商學院拒絕,而他卻由此形成了愈挫愈勇的性格。投資顧問珀塞爾談到自己被斯坦福大學拒之門外的經曆時說:“我將此視為一個信號,這是一個競爭的社會,我必須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