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交代的方法也可以根據具體需要或自己的喜好、習慣調換次序,但前提必須是簡潔、明快、一目了然。例如:
本報訊 (記者 ××)昨天淩晨一點左右(時間),方先生(誰)在自己居住的臨平高檔小區一地下停車庫(地點)裏,遭兩個蒙麵人追(發生了什麼事)砍(結果被“砍”)。
也可以是:
本報訊 (記者 ××)方先生(誰)昨天淩晨一點左右(時間),在自己居住的臨平高檔小區地下停車庫(地點)裏,被兩個蒙麵人追(發生了什麼事)砍(結果)。
這條消息的結構方式是非常典型的倒金字塔結構,也被美國新聞界稱之為消息寫作的“三度反複”。意為:交代一件新聞消息,從標題、導語、主體三步來敘述。這是消息寫作中最常見和最常用的。
標題:臨平高檔小區內闖進“蒙麵”車砍傷業主
導語:用新聞五要素簡明扼要交代新聞事件
主體:敘述事實,展開報道,滿足讀者對該新聞了解的欲望
美國著名新聞學者傑克·海敦認為,“倒金字塔既沒有過時,也永遠不會過時。”從這種結構在消息寫作經久不衰的生命力中,我們可以認定這是一種非常常用和非常好用的一種報道方法。
但是,也有導語部分並不完全有五要素。如:
我市農村工作會議強調以城帶鄉以工促農
著力解決“四農一村”問題
本報訊 (記者 ××)昨日下午(時間),我市(誰)召開全市農村工作會議(什麼事情),傳達貫徹中央、全省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十五”期間特別是去年全市農村和農村工作,部署“十一五”和今年全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任務(結果)。(導語部分缺少了地點)
⑷ 消息的標題和消息頭
消息標題是消息的魅力所在,是讀者選擇讀與不讀的關鍵點。對於當今生活節奏快速的讀者來說尤顯其重要性,它是消息內容的高度概括和提煉,消息標題製作的精彩與否,直接影響到讀者的閱讀興趣。
例如:兩條社會新聞在不同的報紙上的標題
日報標題——
■ 慢慢才明白 闖進屋的是四個假冒警察的劫匪
■ 步步來設防 自始至終不給歹徒任何下手機會
■ 鎮定再鎮定 逼得劫匪慌了神誤傷手指趕忙逃
■ 脫險再跟蹤 為警察抓獲劫匪提供了重要線索
■ 預警派用場 片兒警3天前剛講過要提防這4人
四個假警察這樣敗在老祁手下
晚報標題——
前天晚飯後,4個自稱是警察的男子敲開了老張家的門。於是,一場與歹徒鬥智鬥勇的驚險遊戲拉開了帷幕。
最後,老張夫婦靠著冷靜和智慧,將歹徒成功趕出家門,且由於報警及時,4名歹徒在案發半小時後落網。目前均已被警方刑拘。
竹竿巷的老張夫婦 智退四個假警察
半小時後,四嫌犯被民警抓獲
● 標題的作用
標題通常也稱題目,以表述、揭示新聞事件關鍵核心的內容為己責,是新聞內容的集中和概括,是新聞的“窗口”,通過這個“窗口”,讀者可以了解到大致的新聞內容。湯姆森基金會編著的《新聞寫作基礎》一書中有這樣的精彩描寫:“你可以把馬牽到水邊,但你無法強迫它飲水。當你把你的報紙送到讀者手中的時候,你會遇到類似的問題,無法強迫他閱讀。不過,有一個辦法可以誘使他閱讀你的報道,那就是,運用精彩的標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的話,我們就不難判斷上述兩條新聞,哪一家更能吸引讀者了。由此可見,精彩的標題至少可以有以下幾個作用:
- 激起讀者的閱讀欲望,“引誘”讀者閱讀。
廣告理論中的“AIDM”公式在此得到了充分的運用。A(Attention)為注意、I(Interest)為興趣、D(Desire)為欲望、M(Memory)為記憶,指的是四種心理因素的運動過程。而標題要起到的正是這樣一個過程作用,通過標題來引起讀者的注意,調動興趣,滿足欲望,加深記憶。
- 濃縮精華、傳遞信息
標題是新聞精華的濃縮,是新聞事實最簡練的陳述。新聞事實一目了然。
- 點睛之筆、一語破的
深邃的新聞價值被精彩的標題一語點破,簡潔明了而意蘊深刻,幫助讀者理解消息主旨。
- 閱讀導航、選擇便捷
生活節奏的快速,使眾多的新聞目不暇接,精彩的標題能夠幫助讀者選擇新聞,從而起到閱讀導航的作用。
- 調動讀者情感、增強傳播效果
精彩的標題可以撼人心魄,引起共鳴。
- 文采飛揚、美而養眼
精彩的標題給人一種文采飛揚,閱讀胃口大開,看著藝術,審美效果好,美而養眼。
從某種意義來說,好的標題作用遠遠超過導語。《杭州日報》的標題製作在杭城主流媒體中可以說是獨樹一幟的。例如:同為一條電池在小孩口中爆炸的新聞。
天啊,電池突然爆炸了(肩題)
―――在1歲孩子的嘴裏(主標題)
■孩子的口腔嚴重潰瘍,食道有沒有炸傷還很難判斷
■孩子吞食各色物品情況很多,但這樣的情況醫生沒見過
■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工作人員說,爆炸的電池可能存在質量問題
■1-3歲孩子最易受傷害,本報盡可能多列舉各個階段防護方案(副題)
這個標題做得非常好,非常的震撼,引人注意,激起讀者一直閱讀下去的欲望,心情非常得急切,效果相當之好。
另一家報紙在報道這條消息時,配了一張幼兒躺在媽媽懷裏用小手捧著奶瓶吸奶的照片,既看不出孩子受傷,也看不出孩子有什麼不適,感覺遠沒有上述那份報紙來得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