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健康教育在乳腺癌整體護理中的方法及應用效果分析(2 / 2)

2.2 對比患者護理前後抑鬱評分情況

患者在護理前,平均抑鬱評分分值為(16.56±5.69)分;經過健康教育,患者平均抑鬱評分分值為(7.11±2.46)分。患者護理前後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健康教育是護理人員針對患者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而給予的相應幹預性護理。護理人員通過對於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傳授其所患疾病的相關醫學知識、護理技能與方法,運用其教育能力與專業知識指導患者,從而提高患者護理依從性和對於疾病的預防及保健知識,改變患者不健康的行為習慣,促使患者早日康複。大多數乳腺癌患者因對其疾病缺乏了解,同時癌腫部位的增長速度極快,因而容易產生恐懼、焦慮和抑鬱等不良情緒,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和預後,不利於患者早日康複。常規護理缺乏乳腺癌疾病健康教育內容,不能滿足患者了解健康知識的需求,同時也不利於患者提高治療和護理依從性,而整體護理幹預中健康教育護理則能有效克服這一缺陷。

我院在本組研究中,對全部患者采取整體護理幹預,其中,健康教育的方法如下:①入院介紹。由於乳腺癌患者的臨床症狀明顯,均會產生不良心理反應。因而護理人員要在患者入院時熱情接待,並告知患者病情環境、探視製度及醫院膳食等,同時詢問病情,給予患者簡單心理疏導,使患者形成良好的護理和治療心理狀態;②術前術後教育。患者因自我形象變化產生沮喪情緒,同時憂慮自身婚姻、工作困難及人際關係等而產生心理壓力。護理人員要主動與患者交流,引導患者說出其心理問題,並針對性的給予心理護理,同時動員患者家屬給予患者關心與支持,並鼓勵患者恢複工作,參加社會活動等,緩解患者心理壓力;③飲食指導。為患者提供影響豐富、容易消化的流質食物或者半流質食物,囑咐患者多進食高維生素、高能量、高蛋白食物,並注意飲食的品種搭配和色香味情況,最大限度的增加患者食欲,從而增加患者的營養支持。④出院指導。護理人員要囑咐患者定期回醫院檢查,一旦出現異常情況要立即聯係醫生進行及時治療。同時提醒患者要限製其活動量,預防其手臂水腫,禁止其在患側抽血、注射或者量血壓,避免其感染。同時,護理人員要低患者所掌握的疾病情況進行宣教,老年人記憶力不佳,護理人員要對某些方法進行反複示範,強化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

綜上所述,我院在此次研究中發現,通過健康教育護理,患者對乳腺癌健康知識的知曉率有顯著提高,同時患者抑鬱症狀也明顯緩解,患者護理前後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