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數資料用n和百分率表示。
2 結果
本研究案例在實施綜合性護理,三大常規檢查,即血、尿、便檢查;再做心電圖、胃腸鏡、血糖、肝腎功能、尿澱粉酶、尿HCG,血澱粉酶、心肌標誌物、胸部X線片、電解質、B超、CT等後,患者的康複效果顯著。痊愈55例,顯效48例,進步15例,自動出院53例,好轉治愈率98.9%,滿意率為99.3%。
3 討論
3.1 全麵檢查
產生和疾病的發生發展是一個特殊的過程,所以檢查結果隻是當時的一種診斷,應該對於病人的檢查結果動態觀察、多加追蹤。不能因為一些測試結果呈陽性,就診斷為某種疾病。患者的醫療檢查,尤其是在急性腹痛病人的病情診斷上尤為地重要,經常會有體檢結果之間存在差異的情況發生,它需要反複細致的檢查,重點關注結果的改變。
3.2 疼痛護理
在對急性腹痛的患者進行護理的時候,需要明確患者有沒有伴隨症狀,如壓痛、反跳痛等,對於患者腹痛的部位要加以明確,要分析出疼痛的性質,還要注意的是,為了明確發病以及病人的症狀。在宏觀把握的情況下,抓住重點症狀,對病情及時作出處理,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尤其進行護理時,護理人員需要了解病人的既往病史,注意患者的年齡,如老年患者發生腹部疼痛,並且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病史的,護理人員在護理的時候需要排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體征表現。
3.3 心理護理
急性腹痛患者病情危重,身體一直處於應激狀態。另一方麵,急性腹痛的患者與家人溝通減少,家屬會擔心患者的病情惡化,容易產生恐懼、焦慮、抑鬱等情緒。所以護理人員要先對急性腹痛的患者實施心理護理,清楚地向患者做好解釋工作,說明治療的目的、方法和治療效果,讓急性腹痛患者清楚治療的實施方式,是在醫生、護士嚴密監測下進行的,從心理上減輕急性腹痛患者的擔心,讓急性腹痛患者的恐懼心理得到緩解。
4 結語
對於急性腹痛患者除了做常規的護理活動外,應加強心理護理的研究,將研究成果應用於急性腹痛患者,使其在接受正確護理治療的同時,在醫護人員的協助下,達到生理、心理、社會和靈性等方麵的理想治療狀態,為疾病的護理和治愈提供強大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