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恩重花殘 第十四章 一往情深(1 / 3)

楊幺搬到了楊天康家,****與張報陽作伴,看顧楊下同。楊均天與張精文極是喜愛楊下同,時時來看。

過得幾月,楊天淑生下一個兒子,張精文大喜,親自帶在身邊教養,取名張國同。

一日,楊下德、楊下禮回娘家,與張報陽與楊幺坐在一起逗弄楊下同。

楊下德笑道:“下同可真乖,我們家的國同太皮了,這才多大點,就敢一個人偷偷從床上爬下來,溜到院子裏去,上回可把我們急死了,曾爺爺卻喜歡得不得了。直說和他小時候一模一樣。”

張報陽歎了口氣,看了看楊幺,道:“阿公的意思已經是很明白了,前幾日陳鳳嬌雖是生了個兒子,報辰回家報信,卻連門都沒有叫開。”

楊幺淡淡一笑,抱起楊下同,親了他一口,楊下禮看了看她,也歎道:“報辰叔也是糊塗了些,陳友諒如今全不把徐壽輝放在眼裏,聽說已是找了個借口把李普勝殺了?”

張報陽點點頭,道:“連我都看出來陳友諒想做皇帝,阿公哪裏會不明白?他殺了李普勝,四川的明玉珍,袁州的歐普陽,江州的丁普郎、傅友德哪裏又會安心?我們兩家又有誰想去趟這趟混水?便是陳友諒派了多少人來說項,又是軟又是硬,陳鳳嬌還是沒能進張家的門,便是那個兒子也沒寫入族譜。”

楊下德笑道:“我初時還吊著一顆心,怕陳友諒翻臉,沒想到他忙著對付朱元璋,又想除了徐壽輝的人,全沒有功夫來理我們。”又皺皺眉頭,道:“我卻是擔心他騰出手來後的事。”

楊幺微微一笑,將楊下同放回張報陽的懷中,道:“放心,他不滅了朱元璋他也騰不出手,若是他果然滅了朱元璋,我立時到那陳鳳嬌麵前,端茶叩頭,叫她姐姐,請她進門做正夫人!”

三女頓時大愣,楊下德猶豫道:“幺姨,你這樣委屈自己……”

楊下禮“卟哧”一聲笑了起來,道:“姐姐,你糊塗了。幺姨的意思是說,陳友諒無論如何是滅不了朱元璋的,她的性子,寧可被報辰叔休了,也不會去叫陳鳳嬌姐姐的。”

張報陽和楊下德互視一眼,頓時大笑,此時門外也響起笑聲,楊嶽和楊天康、楊天健走了進來,楊天康笑道:“幺妹,你就這麼看不上陳友諒?他手下可是猛將如雲,這陣子又打下江西大片的地盤,也隻有朱無璋敢和他爭來爭去。”

楊嶽微微笑了笑,楊幺瞅著他道:“楊嶽,你笑什麼?”

楊嶽笑道:“我心裏歡喜不行麼?我妹子這麼有眼光,到底還是我打小的功勞不是?”

眾人頓時大笑,便是楊下禮也連連搖頭道:“小嶽叔,你如今的臉皮可真是……”

楊天康一把拍在楊嶽的背上,喘著氣笑道:“他是平日裏被人埋怨多了,如今想給自己掙掙臉!你快說說,你妹子怎麼有眼光了?”

楊嶽嘿嘿一笑,走過去牽起楊幺,急步走出廳門,大笑道:“我們這麼聰明的兩兄妹,犯得著告訴你原因麼?你就自己悶著吧!”說罷,拖著楊幺快步而去。

楊天康氣得跳腳,三女亦是麵麵相覷,俱是失笑。

楊天健笑道:“小嶽哥最近越來越精神了,看樣子,咱們確實是不用擔心陳友諒。”

楊嶽牽著楊幺一陣急奔,走到後花園,方才停了下來。楊幺喘著氣嗔道:“嚇我一跳,你越來越皮了,比當初在平江還淘氣,看把天康哥氣得。”

楊嶽大步走在花園中,左顧右盼,對楊幺的埋怨充耳不聞。突地尋著了巨樹與假山夾縫中的隱密處,一把將楊幺拖了進去,扼住她的腰,含住她的唇瓣吮吸啃咬。

楊幺措不及防,隻覺腰上和唇上皆是劇痛,大是羞惱,卻又掙脫不開,不過在楊嶽喘息時嗚咽幾聲,旋即被楊嶽勾出****,糾纏不已。

待得楊嶽終是放開她,將她緊緊抱在懷中,楊幺已是滿臉緋紅,全身癱軟,搶著吸了幾口氣方才啞聲道:“你就是個急色的,隻圖自家痛快。”

楊嶽頻頻吻著楊幺的秀發和耳廓,喘道:“四年了,打我離開蒲圻,把你一個人甩在武昌已經四年了。”伸手抬起楊幺的臉,輕輕吻著她的唇角,悄聲道:“我已經快四年沒有碰你了。”

楊幺麵上一紅,摟住楊嶽的頸脖,吻了吻他的嘴唇,嗔道:“我搬到這裏都快四個月了,你今天才碰我,我還以為你對我已是…已是……”

楊嶽低沉一笑,抱著楊幺坐到草地上,執著她的右手輕輕吻著,笑道:“我總要看看情形才行,你和報辰到底是夫妻,若不是那陳鳳嬌平安生產,你們倆都是絕不可能回頭,我總還是想著你們倆能在一起的。”

楊幺一愣,久久凝視楊嶽,伸手撫摸他的臉孔,慢慢滑到他頸脖,手指一點一點伸進他的衣襟,另一支手解開他的衣結和腰帶,低頭輕吻他左胸的心髒處,呢喃道:“你的心,你的心……”

楊嶽呻吟一聲,雙手迫不及待拉開楊幺的衣襟,拮住她的軟玉肆意揉捏,楊幺全身一抖,一口咬在楊嶽的心髒處,舌尖逗弄不休。楊嶽立時撩起楊幺薄羅裙角,從腿裸一路滑到大腿根。楊幺輕呼一聲,卻被楊嶽的唇舌堵住。

兩人皆是情動,肌膚相親,無所不至。待得衣衫盡蛻,楊嶽喘息著緊緊壓在楊幺身上,抓過楊幺的手握住他灼熱的要害,啞聲道:“幺妹,你幫幫我。”

楊幺一口咬住楊嶽的喉結,指掌連動,待得手腕微微酸軟時,方讓楊嶽輕哼一聲,泄了出來。

楊嶽重重吻了吻楊幺,愜意地坐了起來,抱過楊幺慢慢替她揉著手腕,嘻笑道:“你打哪裏學來的這些銷魂手段,你和報辰可沒有圓房,便宜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