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安排假期學習
整整兩個月的假期,安排一定比例的時間進行弱項學科的補習、興趣與特長的培養,是無可非議的。但是不少家長忽視了孩子的意見,往往假期一開始就直接替孩子報名上各類補習班和興趣班,結果導致孩子的反感和抵觸,效果並不理想。
其實,不管孩子的年齡大小,都有自己的想法,並對自己的學習情況和興趣最為了解,因此,我們建議所有的家長民主的跟孩子探討假期學習安排,尊重孩子的意見,並合理進行引導,在孩子理解並同意的情況下,再決定報名。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孩子對於暑期學習的抵觸情緒,才能化被動接受安排為主動選擇學習,從而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
合理組織假期活動
假期除了學習以外,適當的休閑、娛樂、放鬆是必須的,但是孩子放假,絕大多數家長不放假,如何安排假期活動呢?對於不同年齡的孩子可以不同程度的“授權”,年齡越大授權越大,讓孩子自主安排暑期活動,家長盡量幫助孩子實現其合理的想法。
比如,孩子邀請同學到家裏玩,家長應該鼓勵孩子正常的社交,並給孩子一些建議,協助孩子搞好家庭小聚會。
如果孩子要跟其他同學一起出去遊玩,家長不要因為擔心安全問題而拒絕,而應該提醒孩子注意哪些安全問題、如何麵對突發事件等,並鼓勵孩子接觸社會,與同學一起活動。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最好有成人陪同。
加強假期情感交流
很多家長害怕孩子放假,甚至希望學校不要放假。其實,不管學校是否放假,家長都必須跟孩子有一定的交流時間,特別是情感的交流。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沒有任何人能替代父母的地位和父母的獨特教育作用。
假期間,孩子突然從學校集體生活轉入家庭獨自生活,會產生強烈的孤獨感。建議所有的父母抽更多的時間,用來與孩子交流,與孩子一起活動、學習、鍛煉、旅遊等。
讓孩子深切體會父母的關愛,體驗家庭的親情,減少孤獨感,使身心得到徹底的放鬆,從而健康的成長,並在潛移默化中形成正確的家庭觀、倫理觀和親情觀。
願所有的父母能安排好自己與孩子共同的假期,當你煩惱時,想想你也曾經是學生,你也曾經是兒女,你也曾經有假期……你也許就能更好的和孩子溝通並安排假期問題。
教孩子學會與人交往
放假期間,由於長時間在家待著的緣故,一些孩子出現了害羞、不願和別的小朋友交往或者不愛和別的小朋友交換玩具玩等情況怎麼辦呢?
很多父母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這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絕對不可以代勞。
有許多父母希望給孩子鋪一條平坦的路,這是不現實的。這既影響孩子的交往能力,也不利於孩子良好意誌品質的形成,還會造成孩子長大後不能適應複雜的社會生活,產生自卑、抑鬱、厭世等不良心理。孩子在交往中遭遇挫折時,父母不要覺得孩子受了莫大的委屈,千方百計地哄孩子或忙著幫孩子解決困難,而應給孩子鍛煉的機會,讓孩子在經受挫折、克服困難的過程中不斷提高交往能力。
2.鼓勵要多於批評。
孩子缺乏社交經驗,交往中遭遇挫折是難免的。父母不應嘲笑孩子笨,或責怪孩子這錯那錯。父母平時應注意培養孩子養成勝不驕、敗不餒的品質,並在克服困難方麵為孩子樹立榜樣。
3.引導孩子正確看待挫折。
當孩子在交往中遭遇挫折時,父母應引導孩子分析受挫折的原因,從中汲取教訓,並想辦法克服困難。當孩子自己克服了困難時,父母應鼓勵、肯定。這樣,孩子就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如果孩子獨自克服不了困難,父母應給予適當的安慰,並提供一定的幫助,以免造成孩子過分緊張,影響身心健康。
4.幫助孩子加強社交的目的性、計劃性。
孩子在同別人交往時常常是無目的、無計劃的。父母可在孩子交往前有意識地提醒他,設想交往的過程及交往中可能出現的困難,適當教給孩子一些交往的技巧。這樣,孩子對交往中可能出現的挫折就有了一定的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