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和寶寶一起玩的親子遊戲(1 / 3)

在遊戲中增強寶寶的記憶力

看我百變的小臉

遊戲目的:通過這個小遊戲,讓寶寶了解豐富的麵部表情,讓寶寶在未說話階段,先學會用表情來表達心情。

遊戲過程:輕輕地把寶寶抱在懷裏,媽媽可以對著寶寶做出各種各樣的表情和鬼臉,一開始可以是簡單的笑或者皺眉頭等表情,逗寶寶開心。之後可以逐漸地增加難度,變成做鬼臉,比如擠眉毛、皺眼睛、撅起嘴巴等一係列的表情。

聲音在哪裏

遊戲目的:通過這種有意識地讓寶寶尋找聲源的訓練和語言的暗示,讓寶寶為以後認識聲音打下基礎。

遊戲過程:媽媽可以打開手機的音樂,讓手機發出聲音,然後再讓寶寶去尋找聲音的來源,當寶寶找到的時候,媽媽可以說:“原來是手機在響啊。”

摸摸長長

遊戲目的:通過這個遊戲的訓練能讓寶寶的動作更靈活。

遊戲過程:媽媽可讓寶寶仰臥在小床上,完成一些簡單的伸展動作,如果寶寶累了,父母就摸著寶寶的身體說,“摸摸長長”嘍!

按摩小遊戲

遊戲目的:這種輕柔的按摩揉搓會讓寶寶感到舒適和愉快,同時可以促進寶寶的血液循環,讓寶寶的血液流通更加順暢,有助於寶寶身體的健康發育。

遊戲過程:在寶寶睡醒的時候或是換尿布的時候,媽媽可以給寶寶做按摩操。媽媽先將自己的雙手搓熱,輕輕地從上至下按摩寶寶的手腳、胸腹、後背,但是注意動作要輕柔。按摩的同時,可以輕喚寶寶的名字或為他念一段朗朗上口的童謠。這種按摩每天可以進行5~6次,每次3~5分鍾。

最初的交流

遊戲目的:這個遊戲可以鍛煉寶寶的聽覺能力。

遊戲過程:大笑、談話、點頭對寶寶來說都是特別重要的交流方式。與寶寶進行愉快的“交談”,盡管寶寶還不會說話,但是要使他能盡快學會如何交流。讓寶寶看著媽媽嘴唇的活動,多運用一些身體語言。從不同的方向與寶寶對話,這樣他便會感受到來自不同方向的聲音,同時他也會感覺很奇妙。

笑一下

遊戲目的:這個遊戲能鼓勵寶寶笑口常開,讓寶寶在嬰兒時期,就能每天保持開心的心情和狀態,為以後寶寶的健康成長和樂觀的人生態度的形成創造一個良好的開端。

遊戲過程:媽媽可以抱著寶寶輕輕地、緩慢地前後搖擺,同時輕輕地撫摸寶寶,當寶寶朝你微笑時,要表揚他、親吻他,並讓他知道這樣做使你很開心。或者用寶寶喜歡的玩具逗寶寶,讓寶寶在這個遊戲過程當中開心地笑起來。

床頭響聲玩具

遊戲目的:能夠訓練寶寶的視覺能力和聽覺能力。

遊戲過程:在寶寶小床上方20~30厘米處懸掛他喜歡的帶有聲響的玩具,最好是會不斷抖動著的,以引起寶寶的注意和興趣。當寶寶知道注視後,媽媽可以將玩具向水平或垂直方向移動,以促使寶寶的視線隨玩具移動。

美麗的泡泡舞曲

遊戲目的:增強寶寶和媽媽的互動,增加彼此之間的信任感和幸福感。

遊戲過程:媽媽隨著音樂隨意哼歌,哼著“泡泡變大了”的時候,抱著寶寶轉圈;哼“泡泡變小了”的時候,媽媽就緊緊抱著寶寶;哼“泡泡飛起來了”,就把寶寶抱到頭頂轉圈;哼“泡泡不見了”,就把寶寶緊緊地藏在懷裏,寶寶會非常開心。

在遊戲中加速寶寶的智力發育

聽稱呼對號

遊戲目的:可以鍛煉寶寶的語言能力,培養寶寶的邏輯思維能力,加強寶寶肢體能力的鍛煉。

遊戲過程:在遊戲過程中,媽媽可以將部分身體隱藏起來,然後對寶寶說“媽媽在哪裏?”,寶寶會用目光尋找媽媽,然後再對寶寶說“爸爸在哪裏?”讓寶寶找爸爸。

破壞大王

遊戲目的:寶寶通過對各種紙張的多次觸摸,體驗紙張的感覺,培養寶寶的創作能力。

遊戲過程:把不同的紙張分別遞給寶寶,讓它自由地揉搓或撕掉。每種紙都讓他多觸摸幾次。

猜猜我是誰

遊戲目的:鍛煉寶寶的動手能力,促進寶寶和父母之間的親密關係。

遊戲過程:媽媽把手帕蓋在自己頭上,然後扯下手帕,媽媽露出臉後對寶寶說:“是媽媽!”,接著把手帕放在寶寶頭上,讓寶寶自己扯下來,媽媽見到寶寶後說:“這是誰呀?”,手帕最好是不透明的。

晚安我的寶寶

遊戲目的:每天晚上睡覺之前,和寶寶進行這種愛的交流,既可以促進寶寶和父母之間感情的交流,又為寶寶學會說話做了啟蒙教育。有利於親子之間感情的培養,還能夠起到培養寶寶智力發育的作用。

遊戲過程:父母對寶寶說得越多,寶寶就會越早步入牙牙學語階段。充滿愛意的語言可使寶寶更加容易進入甜蜜的夢鄉。媽媽可以一邊撫摸寶寶的頭,一邊說一些充滿愛意的語言。讓寶寶在擁抱和溫柔的話語之間感受到被父母愛著的幸福。

森林動物小聚會

遊戲目的:可以起到鍛煉寶寶的模仿能力、記憶能力、創造能力、創新能力以及語言能力的作用,這是一個可以鍛煉寶寶綜合能力的小遊戲。

遊戲過程:爸爸或媽媽先把準備好的小動物玩具擺放在一邊,把玩具小馬拿給寶寶看,之後就學著馬的聲音,模仿一下馬奔跑時的叫聲。接著把玩具鴨子拿給寶寶看,學鴨子搖搖擺擺地走和“嘎嘎嘎”地叫……

尋找小寶貝

遊戲目的:通過媽媽的問話和寶寶聽以及理解的遊戲過程,可以發展寶寶的語言能力,同時還可以在寶寶看到玩具被藏的地方後再去找的遊戲過程中,發展寶寶的記憶能力。

遊戲過程:媽媽要先當著寶寶的麵把玩具藏在背後,並問寶寶“玩具在哪裏”,讓寶寶尋找。當寶寶意識到玩具的去向並找到正確位置之後,媽媽可以逐漸地增加遊戲的難度,再讓寶寶尋找。媽媽還可以變換藏起來的玩具種類,毛絨玩具、小糖果等都可以。這個遊戲一定要邊玩邊說,這樣寶寶玩起來會更容易一些。

拍燒餅

遊戲目的:可以增進親子關係,鍛煉寶寶的交往能力和語言能力。

遊戲過程:讓寶寶坐著或仰臥在一個舒適的遊戲環境裏,父母可以邊念兒歌,邊根據兒歌的節奏輕拍寶寶身體各個部位。兒歌可以即興現編:拍、拍、拍燒餅,拍出一個大燒餅。燒餅圓、燒餅香,拍拍燒餅寶寶嚐。

第三個玩具

遊戲目的:這個遊戲可以培養寶寶的認知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有助於開發寶寶的早期智力,同時可以鍛煉寶寶手掌的抓握能力。

遊戲過程:父母可以與寶寶相對坐在地板上,把事前準備好的兩個玩具分別放在他的兩隻手上,如果寶寶能很好地抓住這兩個玩具,父母就可給他第三個玩具。開始的時候,寶寶會嚐試用他已經拿著玩具的手去抓第三個玩具,但很快寶寶就會意識到需要先放下手中的一個再去拿,才能把第三個玩具抓到手裏。

認顏色

遊戲目的:培養寶寶對色彩的敏感度和對同類物體的感知能力。

遊戲過程:媽媽或爸爸有意識地將有顏色的東西指給寶寶看,如粉色玩具、粉色沙發、粉色氣球等,培養寶寶對色彩的感知能力。

在遊戲中讓寶寶開發肢體能力

看我的旋風腿

遊戲目的:鍛煉寶寶的腿部力量和內心的勇氣。

遊戲過程:父母將各種各樣的玩具,例如洋娃娃、小毛絨玩具放在寶寶腿伸直後所能觸及的範圍內,然後父母用手拿著寶寶的腳去踢玩具,多次重複後,示意寶寶自己“大膽展示旋風腿”!

寶寶快快爬

遊戲目的:這個遊戲能鍛煉寶寶的平衡感,提升寶寶的爬行能力,還能擴大寶寶的視野。

遊戲過程:可以將寶寶放在俯臥位,爸爸或媽媽將手放在寶寶的腳底,利用寶寶腹部著床和原地打轉的動作,幫助他向前爬行。

翻翻身

遊戲目的:幫助寶寶順利地翻身。

遊戲過程:翻翻身,就是將寶寶翻身姿勢事先擺好,借助外力幫助寶寶翻身。讓寶寶仰臥,然後在左側放一個小玩具逗引他,讓他有去拿的衝動。這時將寶寶的右腿放到左腿上,將右手放在胸上,輕輕地推寶寶的肩部,使其抬離平麵,一邊拿玩具逗寶寶,一邊用手推寶寶背部,幫助他順利地翻身。

撫摸藍天

遊戲目的:寶寶在媽媽的身體內蜷縮了10個月之久,身體各個部位都還不夠舒展,而通過這個遊戲,可以讓寶寶的雙臂伸展開,讓蜷縮已久的身體得到充分的舒展。

遊戲過程:可以在寶寶剛剛睡醒的時候進行這個遊戲,媽媽可以輕柔地握住寶寶的手,輕輕地揉搓。然後抓起寶寶的小手,幫助他把手舉起來,一邊說:“我們往上夠,摸摸藍天”,稍微停頓後,再握住寶寶的腿,幫助寶寶把腿抬起來,說“我們往下夠,摸摸綠草地”,這樣反複多次,每一次盡量不要停留時間太短,要給寶寶充足的自我感覺的時間。

好朋友,碰一碰

遊戲目的:通個這個遊戲,有利於提高寶寶的手腿協調能力。

遊戲過程:這個遊戲很好做,先讓寶寶的左手碰右腳,接下來再讓寶寶的右手碰左腳,或者雙手同時碰雙腳,在遊戲過程中,父母可以跟寶寶說:“我們的手和腳是好朋友,一起來碰碰!”

手腳動動

遊戲目的:這個遊戲可以鍛煉寶寶的四肢協調能力。

遊戲過程:在寶寶清醒時,讓寶寶兩腿合並仰臥在床上,雙手垂直放在身體兩側。媽媽雙手輕輕握住寶寶的小手,拉著寶寶的胳膊做伸展、高舉、內外小角度旋轉、屈肘等動作,前臂做完再換腳部做運動。爸爸輕輕地扶著寶寶的腰,幫寶寶站立起來,讓寶寶握住媽媽的兩個拇指,媽媽用其他四指拉著寶寶的手和前臂,輕輕舉到寶寶的身體兩側,以肘為軸做伸直和彎曲動作,將寶寶的手臂向上舉起,超過寶寶的頭,再回到平舉狀態,然後至身體兩側,反複2~3次。父母的動作要輕,旋轉幅度要小,每次運動時間不要太長,最好堅持每天定時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