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晃已進入了臘月,臘月結婚的比較多,文霞的婚禮也訂在了臘月初六。如果說振梅的婚禮讓人感到興奮和向往,文霞的婚禮則讓人感到無奈和失落。
文霞的臉上總是平靜如水,讓人看不出波瀾起伏,嫣然總是這樣想:文霞隻是想結婚了,因為她的哥哥有點容不下她,她隻是想有一個自己的家,至於對方是誰,條件怎樣,都無所謂了,因為她隻是想把自己嫁出去。
臘月初六很快就到了,天氣有些冷,說話的時候哈氣都快凝成了霜,嫣然和振梅兩個好友自然是必須送親的人。南村和白村比較親,婚禮的形式是普通的自行車隊,最前方是男方點炮的幾個年輕男孩,一個人騎車,一個人坐在後座上點一根煙,不緊不慢的點著兩響炮,偶爾再點一掛鞭炮,渲染著氣氛。緊接著是男方叫親的人,除了新郎和他的朋友,還有長輩,帶著紅鋪地,負責和女方家談判。男方家到文霞家的時候,並沒有過多麻煩,10幾分鍾過後,新娘子就出了家門,今天的文霞分外漂亮,頭發盤了一個發髻,帶著一朵紅花,化著淡妝,白皙的皮膚,恬靜的麵龐上,一雙會說話的丹鳳眼,小巧的嘴巴。衣服很簡單,上身是一件紅色緞子棉襖,下邊一條合體的藍褲子,黑色皮鞋。落落大方,簡單的美麗。
今天,嫣然也是第一次看到了新郎。說真的,新郎看起來太普通了,新郎個子不高,有點瘦,頭發有點枯黃,消瘦的臉上有一雙靈動的大眼睛彌補了些許不足,一身寶藍色的西服,褲子有點長,看起來有些呆板。嫣然覺得他有點配不上文霞,聽說他們隻是見了兩麵就決定要結婚了,放到現在這就是閃婚。嫣然為好友遺憾,但看到文霞的平靜,嫣然歎一口氣,隻能為好友祝福。
送親的隊伍在村裏的街道上緩緩前行,寒冬臘月的天氣很冷,屋簷上都是長長的冰柱,偶爾還有積水凍得冰,街道上堆滿了取暖的玉米秸,玉米棒子,煙囪裏有縷縷青煙飄過天空。房屋在寒風中似乎瑟瑟發抖。有一種荒涼迷茫的感覺。
穿過兩條街道後,就到了新郎候軍的家,侯軍的家很小,正房三間住著侯軍的父母,文霞就住在西廂房裏。西廂房很小,除了一張床外就什麼都不能放了,結婚的家具就放在正房的客廳中。
在一桌吃飯的振梅嫣然外,還有文霞的高中同學王麗麗,在酒桌上,聽他們議論王麗麗嫁給了何彬,趙菊嫁給了縣城一中學校的校長兒子。嫣然笑笑沒有說話。陷入了對往事的回憶中,何彬,嫣然很熟悉,那個有這濃眉大眼高個子的帥小夥,是嫣然的初中同學,在畢業的時候,何彬多次跑到嫣然的座位前邊要照片,還為嫣然買三角板,直尺,那個時候嫣然不懂,現在想想,也許那時候是少男少女朦朧的感情吧,時間真快,一晃都長大了。
王麗是前任公安局長的女兒,何彬上了警校,這樣的結合各得其所,麗麗喜歡何彬的帥氣,何彬要依仗王麗的家世。對於這樣的婚姻,嫣然並不羨慕,她喜歡的是一種感覺,一種一見鍾情,相濡以沫的感覺,這種感覺會有嗎?嫣然不知道,隻是想等待,等待屬於自己的真正的感情。
文霞的婚禮就這麼平靜度過了,由少女變為人婦原來感覺那麼神秘,那麼遙遠,而今卻是很簡單的事情。嫣然的兩個好友就這樣步入了人生的大軌跡。嫣然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和文霞振梅瘋玩了,不能再雨中唱歌,風中感慨,嫣然的心有些空蕩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