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很實際的政策(2 / 2)

平日裏遇到什麼節日,或者想招待客人的時候,那大家是不可能在公共的食堂拿三國村的東西請客的,隻能用自己的東西來請客,否則說出去你都有些丟臉。

不能用三國村的食物,那就得用自己的了,在這種時候,餐券就發揮了效用,隻消你提前半個時辰過去說好,就能憑餐券拿到你想要的東西,然後直接拿回來加工一下,就可以做成一桌飯菜,招待客人了。

事實上,很多人現在都開始把自己手裏的餐券區分價值,然後根據自己的需要來相互之間兌換。

勞倫老爹覺得這樣很好,隻有商品和貨物的流通,才能產生交易的價值;隻有屬於自己的私人的東西不斷增多,才能讓人們有更加努力幹活兒的動力。

有時候我覺得勞倫老爹的想法非常有意思,因為東西方文化和底蘊不同的原因,他經常思索的東西和師父的“之乎者也”、“聖人雲”等等,完全不同,幾乎都是從實際出發,為了解決問題而想辦法,比如實驗室就是這樣來的。

相比之下,我更喜歡勞倫老爹的實際。

在蝦夷島這種適者生存的地方,還是實際點好,至少這樣能生存下去。

凡是抱有幻想,不腳踏實地的去幹活兒,去思索的人們,都會被淘汰。

沒辦法,這就是勞倫老爹說的“物競天擇”的自然法則,誰都沒有辦法去改變。

相對於西方的“物競天擇”,師父也拿出了很出名的“道德經”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來相佐映,說老天並不怎麼管人們的死活,在老天的眼裏,人們和牲畜是一樣的,並不會因為人類是最具有靈性的,就對人類刮目相看。

然後,關於這很實際的政策,我試著觀察了一下,在能夠自由的兌換各種餐券之後,人們的勞作積極性的確高了不少,連那些十歲以下的小孩子,也很積極的學著幫忙除草、抓蟲、鹽漬海膽等等,就是為了能獲得一張餐券,拿回家去給爸爸媽媽。

發放餐券的過程可不簡單,為了杜絕徇私舞弊,我委派的是全美妍帶領的後勤女工們去每天彙總情報,然後交到全美妍和沈夢秋手裏,由她們核準確認後,再轉到小萱媽媽、晴子媽媽和海倫媽媽管理的帳房那邊,進行第二次的確認,最後由她們屬下的後勤女工們發放餐券。

如果誰有異議,那可以隨時提出異議,無論偷偷的還是直接舉報都行,隻要證明了上司們有刻意打壓或者貪汙的情況,那不但會十倍的給予獎賞,而且那些犯錯的上司,輕的一降到底成為小兵,重的直接趕出三國村。

師父說這種處罰和獎勵,是源自於大秦的法家思想,重獎重罰之下,至少在一個政權的初期,會有著無比龐大的功效,產生極大的積極性和凝聚力。

果不其然,這項法令頒布下去後,我們還真的沒有接到一個投訴,那些小頭目、小隊長、中隊長們,更是有些戰戰兢兢的,生怕自己一個不小心就撞在了刀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