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小孩有禽蛋吃!?(2 / 2)

我們飼養的雞鴨鵝,在洛溪山下還是太苦了,食物不夠,生活的環境又很差,雖然我給雞鴨鵝做了遮風擋雨的棚子,大量減少了它們的凍死率,恐怕每年春天,我們都得重新去買小雞小鴨小鵝苗子回來,重新飼養。

野兔林這邊就有天然的遮風擋雨的竹林,又有小溪供它們飲用,竹林四周的小蟲簡直數不勝數、各類野草更因為溫暖的氣候,長得到處都是……如此的幾個方麵下來,雞鴨鵝在三個月之後數量增長一倍,絕對不是幻想。

經過一個冬天的減膘,雞鴨鵝都瘦得很,至少也得養上一個月才能持續的產蛋,現在因為剛剛更換了環境,我們每天撿到的禽蛋最多不過兩百個,依照這個數量,可是達不到了消耗的,於是這幾天都存了不少的禽蛋下來,隻有按照舊例的孩子們,還能保證禽蛋的供應。

小孩子的福利措施,在我將家禽的數量保持下來後,就跟老爹老媽們商量定下來的,一直延續到現在,也沒有打算改變。

之所以這樣看起來有些浪費的措施,是因為我看了許多家庭的情況,就算是再怎麼窮困沒有糧食的時候,父母甚至爺爺奶奶、公公婆婆,都是把最好的食物留給最小的孩童,絕不會讓他們餓著。

那麼我們三國村想要發展壯大,凝結人心,收買那些小孩子,是不是比收買他們的父母長輩們來得更有效果呢?

於是我就試著給老爹老媽們提出了這個建議,他們聽了之後,開始隻是實驗一下,每天每個五歲以下的小孩子發半個大一點的鴨蛋或者鵝蛋,五歲到十五歲的孩子,每天發一個小一點的雞蛋,當時三國村隻有五十五個孩童,每天消耗也不過是三十多個。

但就是這麼半個、一個的禽蛋發放下去,看著自己的孩子能開開心心的吃著黃白相間的禽蛋,許多的三國村的父母家長們,全都激動得哭了起來。

好幾個實在餓得沒有辦法,想要離開三國村去逃荒的家庭因此就留了下來,大家對於三國村的認同感和忠誠度,那是唰唰的上升,幹活兒的幹勁也比以前提升了兩成以上,讓食物匱乏的三國村,再次的穩定了下來。

隨著日子的過好,有時候我們也會給五歲以下的孩子每天一個禽蛋、五歲以上的每天兩個禽蛋的福利,這更是讓村子裏的人感激不盡,對於他們來說,隻要看著自己生命的延續能開心飽肚子的長大,那就是最大的幸福,至於說自己,那再怎麼辛苦都沒有關係!

昨天早上也是,當一個個的禽蛋發放到鬆本村的九十個孩子的手上時,同樣在桌上的他們的父母,驚駭得眼睛珠子都掉了下來:這,這是什麼狀況?小孩子居然能有禽蛋吃!?

鬆本村有喂養家禽,可是還是敵不過冬日的酷寒,每年都會死得幹幹淨淨,所以後來他們也隻是偶爾從南來北往的行腳商那裏買點小仔來養大後進貢,並沒有養著長期吃蛋的習慣和財力。

鬆本村的父母們,都想不清楚自己的孩子上次吃禽蛋是什麼時候的了,原本他們感動得看著孩子們一口口的吃著禽蛋,以為這隻是歡迎他們所準備的飲食,但看到三國村的孩子們也在吃時,這才忍不住去問了一句,結果他們才曉得,這是三國村的一項固定的福利,專門針對十六歲以下的小孩子的,每天每人都有。

好吧。

我們不用討論在蝦夷島上十五歲早已是可以成家立業、上戰場拚殺的年齡。

現在說的是對孩子的關心。

三國村能這麼舍得對自己的孩子補充營養,讓他們不至於餓得生病、身體不好,這讓所有的鬆本村的父母們,都心中對三國村的福利充滿了感激,短短一天之內,除了乞求庇護之外,和當初的三國村村民們一樣,再多了一份歸屬感。

在這個天下,恐怕沒有哪個村子,能每天無償的給自家的孩子禽蛋吃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