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天府紫禁城中,李蓮英大總管正在緊張地籌備慈禧太後的六十歲大壽。幸好有太後的妹夫醇親王兼管海軍衙門,擬定‘在頤和園受群臣使臣賀,仿康熙乾隆年間成例,自大內至頤和園,沿路所經,設彩棚經壇,舉行慶典。’從海軍衙門的經費中,撥出一部分修繕頤和園,布置景點,廣收官紳百姓貢獻。
同在老佛爺六十大壽之年;
春日江山麗,迎麵桃花香。
冰融飛燕子,水暖戲鴛鴦。
在另一地,安徽行省來安縣楊郢集一處農家內。
本書的主角剛從混沌中恢複意識,他既睜不開眼也聽不到動不了,眼前一片黑暗,如果他還有眼的話。這裏是那裏他根本不知道。
不過在到這裏之前的事情他還是記得很清楚的,他過去是一名退伍幾年的特種兵,被安置在一家國有企業過著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那種人,他一直渴望做個頂天立地的軍人,但回過頭來看看的時候,卻後悔的發現自己一直在碌碌無為,英雄是需要時勢的,顯然他並沒有趕上大勢。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場考試,那麼他就是猜對了開頭沒猜對結尾的學渣,隻可惜沒有提示,更沒有再來一次的機會。
沒時勢,也沒後台,那就隻好安安穩穩的做個安分守己的良民了。
他知道,不出意外地話,他可能會像絕大多數普通人一樣,買房買車,結婚生子,還房貸,兒孫滿堂,再給兒孫買房買車娶媳婦,在某個晚上的月光中,躺在自家臥室的床上,在睡夢中過完平凡而忙碌地一生。
但在某天的下班之後,他最後一次登錄預備役網站,提前了解並準備退出預備役的資料信息和手續。他清楚的記得網站頁麵上彈出一個通知,要求自己次日八點之前準時到預備役師師部報到,參加最後一次應急演練。
然後他的記憶就是一片空白了,再有意識的時候,就已經到這裏了。
他不會知道,他就在此時此地開啟了一個大時代的風雲際會。
公元一千八百九十三年的二月二。
春回大地,綠草如茵。
此時正值中午時分,是要吃午飯的時候,近處縷縷的炊煙浮出各家的煙囪,青牆黑瓦的農家,村口的梧桐大樹,不遠處的佛寺,隱隱傳來的鍾聲,遠處青綠的座座山峰映襯在各家屋後,來安鄉下的這個村落,美得不像是一處世外桃源,更像是一副青綠山水畫。
這個村子叫張家村,住的基本上是張姓人家,有一百三四十戶,彼此之間大多沾親帶故同祖同宗,張五家的大宅在村子的東頭是整個村子的首富,房子是富貴人家才有的青磚牆,而不是普通人家的青石牆。
黑漆黃釘的大門緊閉著,大門兩側貼著副對聯;吃虧是福,和氣生財。門楣上貼著橫批;一團和氣。
大門內是一個古色古香地大四合院,院子中間有兩排大水缸,水缸內有不少甲魚,北院是開放式的大廳,大廳的兩側是兩個西式拱門,再往左側裏走,門內是一個小院。
小院的東屋內一團忙碌,不停的傳來女人的痛苦地呻吟聲。
張黃氏死命的攥著雪白的床單,一咬牙,啊!的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