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3)(1 / 3)

分娩並非是毫無前兆便可發生的事,接近預產期時,醫生會觀測子宮頭的厚度和擴張程度,以及胎兒的位置,來猜測大約何時會生。但不到分娩的一刹那,誰也無法確知。那麼,產婦要如何才知道自己該去醫院呢?

接近分娩的征兆

分娩日接近時,便會有以下各種征兆告訴孕婦即將臨盆,但征兆出現時機,因人而異,較快者在懷孕36周便有感覺:

①子宮底下降。一般是指胎兒開始下降,因此,孕婦在呼吸時會感到比較輕鬆,胃不再受到壓迫、感覺比較舒暢,食欲也佳。

②腹部膨脹。又稱前陣痛,這是因為子宮敏感,稍受到刺激,便容易形成收縮所致。有時會有疼痛的感覺,卻是不規則的陣痛,有些人甚至還會有腰酸的現象。

③尿頻。這是胎兒頭部下降壓迫膀胱所致。特別是在夜間,孕婦必須三番五次起床解尿,這就是分娩期即將接近了。

④胎動減少。這是胎兒頭部下降至骨盆腔難以活動所致。

⑤大腿股處鼓脹。大腿股或膀胱附近有鼓脹的感覺,甚至會痛得難以舉步。

⑥分泌物增多。主要是子宮頸口處的分泌物增多,而且呈黏稠的狀態,其作用是潤滑產道,使孕婦在分娩時胎兒易於通過。

⑦體重不再增加。原本持續增加的體重不再增加,甚至會有減輕的情形。

分娩開始了

分娩將近時,分泌物中會混合少量血絲,這是子宮收縮造成子宮口稍稍張開,張開部分便因此剝離出血。雖然不必因此急著去住院,但應仔細檢查看看住院的準備是否已經齊全。

孕婦在出現這些分娩先兆的時候,就應該意識到孩子將要出世了,必須做好各方麵的準備。首先應保證足夠的睡眠和豐富的飲食,以便有足夠的體力和精力來配合助產士平安地娩出孩子。飲食應以高蛋白和高熱量的食物為主,要注意食用便於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雞蛋掛麵、骨頭湯、粥等。

適時入院

當生產的征兆十分明顯時,就必須馬上入院待產。以下所述即為入院的時機:

①破水時。即表示已開始生產,所以不論白天或夜晚,都應立刻入院。先墊上一層厚厚的脫脂棉,再用丁字帶固定,然後馬上坐車到醫院。

②隻流出帶血的分泌物,但收縮仍不規則時。不必急著送孕婦上醫院,先觀察情況,等子宮每隔20分鍾持續30秒以上的規則性收縮時,再入院生產即可。如果到醫院的車程在1小時之內,此時再送醫院時間仍綽綽有餘。但是當陰道流出大量帶血的分泌物時,即使尚未感覺到有規則的收縮,也表示生產已進行到相當的程度。尤其是經產婦出現這種情況時,即使毫無收縮的感覺,也要馬上住院比較安全。

③子宮已有規則的收縮,但尚未出血時。如同前項,先觀察情況再伺機而動。不論是否有出血的現象,隻要收縮的間隔縮短、增強,且每次持續30秒以上時,就要立刻住院。

④除了上述的情形,如果遇到不知該如何處理的情況,可打電話向醫生或助產士詢問。請人代為詢問時,務必將下列情形如實地告訴醫生或助產士:

a.子宮何時開始收縮?目前收縮的情況是規則或不規則?每隔幾分鍾收縮一次?每次持續幾秒?

b.有無帶血的分泌物?如果有,何時出現的?量的多寡?與收縮的前後關係如何?目前是否仍持續出血?

c.有無破水?如果有,何時出現的?量的多寡?流出的情況如何?

分娩方式的選擇

方式選擇

分娩方式是不能由產婦或家屬任意選擇的。是陰道分娩還是剖宮產,應該由醫生酌情決定。近年來,由於醫學技術的發展,剖宮產在搶救胎兒、挽救產婦生命中起了重要作用,但它畢竟是手術,不是簡單、安全、快速的最佳分娩方式。與陰道分娩比起來,施行剖宮產的產婦,出血多,感染的機會多,術後恢複比較慢。剖宮產的胎兒,由於一下子來到大壓力的外界環境中,顱內出血的可能性增加,由於臍帶被迅速剪斷,容易貧血和體重下降。因此,剖宮產並不適於每一個產婦。當發生下麵幾種情況時,醫生考慮施行剖宮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