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吳涯之約(1 / 2)

一出門,熱浪撲麵而來,劉離就有點後悔了。

午後的陽光很強烈,逼的人們和沙漠裏的動物一樣,輕易不敢出門。

隻是都已經出來了,這樣回去太沒麵子了吧。劉離一邊想一邊走,努力給自己找不回頭的理由。

何況,我們早點去也顯得有誠意。雖然大人物們一般不在乎老百姓的誠意,倒是很在意別人的“不誠意”。

這樣想著,心裏踏實了一些。

巴魯倒是蠻精神,兩眼依然看不夠似的四處打量。

二人沿著大街往城市中心而去,縣衙就在那裏,劉離早打聽好了。

一路行來,小城比早上安靜多了。街上除了他倆幾乎看不到出行的人,早上此起彼落的吆喝聲仿佛沒出現過,洶湧的人群也似乎人間蒸發了,幾條土狗在屋旁樹下的陰影裏吐著舌頭狂喘,唯有知了的叫聲還有幾分生氣……

劉離一邊走一邊整合著原來的記憶和這些天來得到的關於這座小城的信息。

小城位於天山以東,準葛爾盆地東南端,吐魯番(當時的高昌附近)就在它的南邊不遠。始建於東漢年間,用於屯田,經曆了許多年代,這裏的統治者是換了一波又一波,多民族混居的特點更加明顯。這裏有漢人、匈奴人,烏孫人,月氏人,鮮卑人,羌人、哈薩克人,甚至還有印度人和歐洲人,等等。

劉離知道在絲綢之路新北道被開發前,這座小城的經濟價值有限,盡管如此,小城也是附近一處繁華所在,平日裏商旅也是頻繁出入。

劉離相信如果遇到一個英明的統治者,再有一個聰明的大臣稍加提點,那麼絲綢之路的新北道將提前被開發,小城也必將走上迅猛發展的快車道……

想得太遠了,這不是現在考慮的事情。劉離把飄飛的思緒拉回來,開始琢磨起下午的應對來。

種種跡象表明,吳家兄妹的出現有點蹊蹺。

劉離已經打聽清楚,吳征確實有禁止小販在城裏私設攤位的規定,從這個方麵來說,上午劉離他們被敲詐了一回也不算冤枉。但作為吳征子女的兄妹的突然出現,以及不予過問的態度,他是怎麼也不會相信其中沒有貓膩的。更何況,吳大郎還“邀請”他們下午去送貨……這更加激起了劉離的懷疑,隻是劉離想破腦袋也不會想到真正的原因。

思量了很多,也沒理出個頭緒,劉離幹脆不想了。既來之,則安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老子又沒犯什麼事,怕個俅?說不定,老吳看我相貌堂堂,骨骼清奇,一高興賞我幾兩銀子花花呢。

如此一想,念頭就通達了。一旁的巴魯看他終於不皺眉頭了,才有和他閑聊起來。

……

兩個人一路說笑,不久就到了縣衙,向值班的差役一打聽,很快就找到了地頭。

這是一座頗為精致的小院,門匾上寫著“吳府”兩個蒼勁的大字,劉離稍稍整理了一下衣衫,上前扣響了門環。

“誰呀?大中午的敲什麼門?不知道我家主人有午休的習慣嗎?”門開了,一個打著哈欠的老頭出現在眼前。

劉離心說是你有午休的習慣吧。卻也不點破。這種口舌之利隻會讓問題變複雜。

“是你家大郎和小娘叫小子送皮子來的。”劉離指了指巴魯肩上的袋子:“這不,現在就給二位貴人送來了。麻煩大伯進去通報一聲。”

“有這檔子事?我老人家怎麼沒聽小主人吩咐過。去去去!”說著就要關門。其實,這位門房大爺是知道這麼回事,隻是受了吳家大郎的囑咐,要故意為難一下劉離他們。

“大伯勿怪。且勞您一回架,通報則個,小子是斷斷不敢胡來的。”劉離也不著惱,笑眯眯地看著對方:“或許是二位貴人忘了交代……隻是有一樁,晚些時候你家小主人要問起這會子事,咳咳……”說到這裏故意停住,向老漢拱拱手,就退到了一邊。

對付門房要麼施以恩惠,要麼讓他認識到事情不是他這種小角色可以擔待的,在前世劉離見識得多了,這種小場麵根本不放在眼裏。

不過這種角色還是不惹為妙。一錘子買賣也就罷了,如果是有長期“關係”的則須曲意逢迎。門房和小妾,車夫,長隨可是有“四大金剛”的“美譽”。

劉離現在手頭沒有可以巴結門房的資本,所以隻能“得罪”了。即使如此,他說話時也是笑臉相迎,盡可能把惡感降到最低。

“好小子,倒是把我老頭子唬住了。”門房大爺心道,不愧是大郎特別交代過的,不禁又多看了劉離幾眼。

“好吧,我去通報,你兩個不要亂走。要是敢有欺瞞……哼哼!”門房大爺發狠道。重重一關門,聽腳步聲應是往後院而去,此時吳家兄妹正和父親在後院的小亭子裏談論著劉離的事情。

吳征是一個清瘦的中年人,雙鬢微微泛白,兩道劍眉高高揚起,一雙細長的鳳目似是閉著,偶一睜開,精光四射,給人極大的壓迫感。隻有在望著眼前這對兒女時才露出慈愛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