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阿布老爹等人那裏得知,北庭城裏實際管事的是一個叫吳征的漢人,或許先去城裏探探情況,如果叫吳征的這個人還有些能耐,那麼先抱上這麼一條大腿也是不錯的,至少人生安全多了幾分保障。
在此之後呢?要不要去中原看看呢?生不能入玉門關會是一件很遺憾的事,但是似乎很遙遠的樣子啊。
據劉離估計,即使路上毫無阻力,也要跋涉個一年半載。
現在中原好像石勒是老大,東北的慕容氏正在火並,苻堅大帝還要八年才出世,涼州掌權的是帥哥張駿。
東晉現在該是“王與馬,共天下”的時候,桓溫、謝安這些大人物都還沒有登場,謝道韞謝mm更是沒影子的事。
怎麼把最有意思的事給忘了呢?東晉的貴族門閥政治很有特點。劉離記得他曾經在論壇上和很多網友討論過建立中國式的君主立憲製的可能性。大家提出了很多意見,最後雖然沒能達成共識,但劉離覺得有一定的可行性。
沒想到現在給了自己一個實踐的機會。雖然自己現在一無所有,但憑借自己千年的積澱,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未必就不能參與到最高政治決策中去啊。
想到在自己的參與下,中國的曆史進程可能被改變,許多悲慘的曆史事件將不會再發生,劉離這顆恬淡的心也有些耐不住了。
不過,眼下促使劉離要去城裏碰碰運氣的最大原因並不是建立豐功偉業,而是催命符一般的征兵令。
每年秋季,北庭城就會征集附近的農牧民,進行一次操練,此外還有不定時的征調民壯補充連年的戰事。北庭本身的戰事目前來說還不需要那麼多的士兵,但北庭還有另一個身份—匈奴的屬地,他的父親就是被匈奴單於征調走的。
而今他已經十五歲,符合了征兵的最低年齡標準,他可不希望這樣被拉走,然後糊裏糊塗地死去。所以,他要盡快擺脫現狀,而城裏無疑會有更多機會和變數。
……
這天早上,劉離找阿布老爹商量進城的事。老爹正眯著眼在院子裏享受陽光。
巴魯在一旁聚精會神地用小刀修正箭杆。
一根好的箭杆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箭的準度。劉離曾聽說過,春秋戰國時候有個國家全國就隻有三支好箭。隻有最好的射手才配用這三支箭。
巴魯這時候的神情一點不似平日的大大咧咧,給人完全不同的感受,阿布老爹總是說巴魯的性子比較浮躁,粗糙,這應該也是老爹讓巴魯幹這個活計的重要原因吧。
說明了來意之後,阿布老爹上下打量了一番劉離,疑惑道;“上次的事情你不怕嗎?要是再遇到強盜,未必就有上次的運氣了。另外,這段時間,二娘可緊著你咧,不會同意你去的。”
老爹的反映在劉離的預料之中,隻見他不慌不忙道:“上次的事情純屬意外。出村不遠就是官道,平日裏人來人往的,還有巡邏的兵丁經過。上次我們為了趕時間走的小道,強盜們的目標並不是我們,隻是正巧碰上了,加之那次我們還帶了不少貨物,這些我都打聽清楚了,所以……”
頓了頓,劉離讓自己的思路更清晰一些,同時讓阿布老爹有消化的時間,接著說道,“自從那次事件後,我的心裏有了許多想法,我想去城裏了解一下情況。說不定能為村裏找一兩條發財的道路……”
對於劉離的前一條理由,阿布老爹嗤之以鼻,但第二條理由使他心動了。
從這段時間的接觸中,阿布老爹能清楚地感受到劉離的變化,以及他在某些方麵的不同。他相信劉離是有這個能力改變村裏的狀況的,盡管在他想來,那或許是許多年以後的事情。但今天劉離的話,讓他覺得或許這種變化可以來得早一些了。
村裏的情況他是知道的,都是一幫來自五湖四海的苦命人,各個民族各個地方的人都有,三合村就是這麼來的。
村裏人過著半耕半牧的生活,由於土地貧瘠,加上連年征戰,上麵又盤剝的厲害,遇上好年景也就勉強混個溫飽,要是來個天災人禍,那就要再次逃亡了。隻是他們已經逃到了西邊的西邊,還有什麼地方是他們可以落腳的呢?
“即使沒有這個年輕人的出現,我們也該及早做點準備。或許,我該幫幫這孩子,這未必不是在幫村裏的人,幫我自己。”阿布老爹這樣背著雙手站在深秋的陽光裏,想著想著入了定似的,
正在這時,從門外風風火火跑進來一個大漢,人還沒到,就大喊大叫;“阿布老爹,阿布老爹——俺媳婦兒不好了。您快過去幫看看……”
“急什麼?先把事情說清楚。”阿布老爹把眼一瞪,嗬斥道。
“是是是,是我急糊塗了。”大漢擦了把汗,道出了次來的原因。原來是他媳婦害喜,肚子疼得厲害。
“那還不趕緊套車,把媳婦送城裏去?正好,我這兩天也打算進一趟城,擇日不如撞日,就一路吧。”
“我這邊收拾收拾,你也去準備一下,半個時辰後在村西頭老疙瘩樹下集合。”阿布老爹手一揮就作出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