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李顯的憤怒與無奈(3 / 3)

這種事情,李顯又如何能忍?而麵對這滿朝文武百官的逼宮,李顯又如何能不憤怒。

隻是在這憤怒之後,李顯的內心之中,確又充滿著深深的無奈!

他李顯是這大秦國的皇帝這沒錯,可是,這大秦國並不是李顯他一個人的,他還需要著這滿朝的文武百官一起方才能組成這一個朝庭,這大秦國還需要這一幫人來運行這一個龐大的權利機構。

李顯做為皇帝,想著能獨斷乾坤,能獨攬天下大權,而滿朝的大臣們,亦是想著要掌握著更多的權利,想著要從皇帝手上多分潤些權利出來。

因為有權,他們才能有勢,有錢,才能讓他們為所欲為。

“臣等不敢,隻是值此大秦動蕩之時,這穩固我大秦江山,為我大秦千秋萬代計,還請皇上遵循古法,效法先賢,而重開州牧之製。”

“臣等肯請皇上效法先賢,重開州牧之製。”

“臣等肯請皇上效法先賢,重開州牧之製。”

“。。。。。。。。”

“。。。。”

現如今,滿朝堂之上,都是在要求李顯這位皇帝重開州牧之製的大臣,李顯又能如何?難道讓李顯把這滿朝堂之上所有請求他重開州牧之製的大臣們全部給罷黜了?

這若是在平時,說不得李顯還真敢做出這等子二愣子的事情來,可是現在不行,現在可是在戰時,這大秦國可是一國對五國,甚至是六國,能勝與否那都已經是個未知之數,李顯這會哪敢就著這事兒來拆自己的台。

深吸了口氣,以壓下內心之中那一團早已是熊熊燃燒著的怒火,深深地看了一眼那些跪在地上的大臣們一眼後,特別是那兩個領頭之人,李顯方才一臉淡然道:“朕有你們這幫有為的大臣,那自然是我大秦之福,亦是朕之福,也罷,朕便遵循那古法,效法先賢,重開這州牧之製。”

“皇上深明大義,我大秦有此明君何愁我大秦不能昌盛萬代。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哼!!但朕亦是有底線的,從今往後,我大秦之州牧隻能管民生政治,不得插手軍隊,若有敢犯者,朕必誅他九族。”

“皇上此萬萬不可開此先例啊,如此我大秦國將不國矣。。。”聽得李顯這般一說,朝中諸那幾位領頭的大臣頓時就急了。

一州之牧,雖然抓著民生財政,可是若是沒抓著軍隊,那又有何用?到時候還不是被那抓著軍權的人想怎麼拿捏就怎麼拿捏。

“嗆啷啷。”隨著一聲清脆的劍呤聲,確見得那一直沉坐於高位之上的李顯陡然拔出那一直隨身佩於腰間的天子劍,隻見得此時李顯單手握劍,高舉過頂,怒聲喝道:“朕之口諭即聖旨,再敢有異意者,當如此案。”

嘩啦啦一片碎木紛飛之中,那一張檀木所製用來承放奏章的案桌,此時早已被李顯一劍給劈的個稀巴爛。

李顯畢竟還是這大秦國的皇帝,他的聖旨,暫時來說,還是沒有什麼人能有那個膽量去違抗的。

這一件具有著深遠意義的大事,甚至於是影響著大秦往後幾十上百年的發展,影響著整個世界格局的大事,就這般被李顯給一劍斬了下去而定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