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朝堂如戰場,君臣聯手演雙璜(2 / 3)

“幼子不識忠言,不足以為謀,天要滅我大秦啊!”

“蒼天,蒼天啊,還我武昭王來。。。”

隨著喊聲,漸行漸遠而去,這太宣殿處,終是顯出一片詭異的平靜。

就在這一片平靜中,此時,確突兀之間,站出一人來,洪聲道:“臣左武衛大將軍梁寬,肯請皇上答應晉國和親一事。”

“梁愛卿,你亦要反我?”此時的李顯,顯得一臉憤然交雜,手指著梁寬,確是顫抖不已。

“臣等肯請皇上答應晉國和親一事。”

“臣等肯請皇上答應晉國和親一事。”

“。。。。。”

“。。。。。。。”

一個,兩個,先是梁寬身後的武將,接著是文臣,直至滿殿的文武大臣,全都跪拜於地。

“你們。。。你們。。。。。。。噗。。。”臉色一直就沒有平靜過的李顯,此刻,確在突然之間,自口角處噴出一口腥紅的鮮血來,隨著這一口鮮血噴出,原本還是一臉激昂的李顯,頓時萎靡下去而癱倒於那皇位之上,一時間是人事不醒。

“皇上,皇上。。。。太醫,快傳太醫,退朝。。。”一直站立於一旁的司禮太監,此時三兩個健步爬了上來,看得李顯如此,頓時大急,連著呼喚太醫。

隨著那司禮太監一聲退朝之聲後,這一般朝會,確就這麼虎頭蛇尾的給結束了。

後/宮,太和殿,大秦國皇帝私人書房及寢居的大殿,左廂房內,此時的李顯安然上座,而坐於一旁的數人,霍然是那剛才在朝堂之上被李顯大罵瘋子而要被關押入天牢的,袁燁,楊允,伍瑜,李豐,梁鎮五位老大人,以及那位在朝堂上扮著黑包公,引眾朝臣氣得當今大秦國皇帝李顯吐血的罪魁禍首秦左武衛大將軍梁寬是也。

此時,確見那坐於上首處的李顯,環眼掃過在坐諸位老大臣之後,一臉淡然的笑道:“今日朝堂之上,你我君臣六人合演的這一出雙璜戲,想來定是能蠻住晉國及周遭韓,魏,楚,蜀四國十數日時間。接下來所行之事,還得多多麻煩諸位老大人了。”

“皇上大才,能行以此等之妙計,為臣等贏得這一份先機,臣等必不讓皇上失望。”

說得來,今日這朝堂上李顯被氣得吐血這一出好戲,確原來是這李顯故意安排的一場演給晉國,以及對著秦國虎視眈眈的韓,魏,楚,蜀四國看來。

昨日夜間那一場安排,雖然說大致情況上,是不會改變,但是一些細節上的問題,自然不會是那麼簡單的,所以,當初在場五位老大人,並著後來叫上的左武衛大將軍梁寬,七個人,悶在一間小廂房裏,硬是被他們想出了這般一個依靠著相互製衡而弄出來的一個小計。

說來這個小計亦沒有什麼出彩之處。

現如今,秦國在整個中原的最西北處,後有塞外古胡月支氏,上有塞外古胡烏恒氏,下有蜀國,而前方最可憐,從上到下,分別與晉,韓,魏,楚四個國家相接交。

(若有不是太清楚位置的人可以看下作品相關裏我有傳了一份我自己做的地圖,看了你就知道大秦的大概方位了。)

如今的製衡點就體現在一大一小兩個製衡點上,這小一點的自然是楚,蜀二國,楚想入蜀地而盡滅蜀,以得天府之國為大後方,而蜀國確又是把楚國當成第一戰略打擊國,因為,楚國就是擋在了蜀國對外擴張的門戶上,你說蜀國不打楚國還能打誰?

怎奈這蜀楚二國的國力都差不多,打了這十數年來,打來打去是誰也奈何不了誰,這是一個小的製衡點。

而另外一個大的製衡點則是晉國,之所以說這晉國是個大的製衡點,則是說這晉國是這一場圍攻秦國這戰的平衡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