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拉鋸(2 / 3)

陣地上麵既沒有河流,也沒有道路、碼頭,隻有一個鎮子。看來不止是國軍官僚,日軍內部也有官僚,或許是覺得把這個陣地吃下去之後整個防區擴大了一塊,顯得比較好看。

通過這一兩年和日軍的交手,陳鋒覺得日軍對城池的爭奪很在意,而國軍應該利用日軍的這個心理誤區,運動殲敵,而不是老抱著固有防線,在意於一城一地的爭奪。隻要能有效殺傷日軍有生力量,倒是不妨打開思路將日軍側翼暴露出來打。

但可惜陳鋒不是戰區司令官,甚至他連個師長都不是,他隻是國軍將領中最基層的位置,一個團長而已。

接到戰區敵情通報之後,陳鋒立刻把自己的想法跟師裏說了,但潘雲飛答複說,防區是從前一個兄弟部隊手裏接過來的,要是丟了,上上下下的不好交代。

心急火燎的也吃不下飯,老宋把饅頭熱了擺在桌子上,等冷了撤下去的時候,連碗筷都沒動過。

到了中午,出去摸敵情的兄弟回來了,帶給陳鋒一個驚人的消息,在日軍師團的背後,可能還有一個集群不小於一個師團的日軍在運動。這個消息讓陳鋒吃了一驚,難道真要從咱們師撕開個口子嗎?

他要通電台把偵察得到的情況遞到了師裏,這邊命令三營將防區交出來,教導隊和二營抽調人手暫時接了三營的防區。他打算必要的時候把三營這條猛虎給放出來,野戰電話直接要到三營,武鳴一聽就知道,三營這次要開葷了。

目前對於國軍最大優勢就是日軍進攻路線有點窄,受到地形限製,他們被迫采用逐次添油的打法,這個可能是整個上午唯一的一點好消息。但陳鋒對於日軍頑強的攻堅能力心有餘悸,幾次交手,日軍對於堅固的防線采用重點突破的方法多次得手。

戰鬥打到了下午,看來日軍在側翼上的攻勢並沒有完全奏效,為了避免逐次添油,它隻能放棄迂回包抄的老打法,還是回頭把進攻的矛頭指向陳鋒這個團,也就是全師防區的正麵。

就布防上說,團裏的正麵是條河,這個是個自然屏障,盡管河不寬,水不深,但至少能限製日軍機械化的展開。

利用這個自然屏障,陳鋒的打法有點險,他打算日軍在正麵發起進攻之後,將團裏正麵陣地的二營主動後撤。這樣做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避免日軍重炮造成的不必要傷亡,另一個目的就更重要了,那就是吸引日軍部分部隊強行涉渡。

這個計劃的關鍵是二營主動後撤之後不能被日軍衝垮了,陳鋒讓唐路帶著督戰隊親自督戰,又把二營長鍾吉日叫來,把計劃的各個要點反複交代清楚,在地圖上把要注意的火力死角都給說透了。然後讓鍾吉日提要求,結果團裏直屬的警衛連被他要去做了預備隊。把要點問透了之後,陳鋒拍了拍他的肩膀,此時沒有語言,鍾吉日心裏明白,如果陣地被日軍衝垮,自個幹脆也別回團裏見陳鋒了,直接在陣地上殉職了幹脆。

團裏的山炮都配屬給了三營,這隻好久沒開葷的猛虎終於要下山了,本來陳鋒想親自帶三營打包抄的,但武鳴死活不同意,說是看不起他,硬梗著脖子給強回去了。

到了下午,鬼子果然如預料的那樣調整了主攻方向,變佯攻為主攻,輕重火力往二營陣地上壓。而二營陣地正麵隻留了一個排,象征性的放了幾槍,立刻主動後撤。

鬼子組織了一個中隊規模的火力試探,覺得好象找到了防區之間的縫隙,立刻又投入了一個多中隊,總共組織起兩個中隊開始武裝涉渡。唐路在二營見打過來的鬼子不多,就請示說三營別上了,自己帶著二營乘著鬼子立足不穩,先反衝鋒再說。

陳鋒透過望遠鏡,河對岸炮聲不斷,不知道後續的鬼子還有多少,為防有失,他讓唐路暫時不動,等鬼子一個批次涉渡了一大半的時候,讓三營上去收拾他們。

這邊觀瞄就跑過來問,陳章在觀察哨上發現遠處又一個批次的鬼子打算過河增援,陳鋒知道時機基本上成熟了。當下要通了三營,命令不惜代價,要把正在涉渡的鬼子全部一鍋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