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1 / 3)

下麵是我們帝國在今後的發展目標:

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

1、宏觀經濟要求運行平穩。讓帝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5%以上,到華夏曆2003年,實現帝國國內生產總值比華夏曆1993年翻四番,實現人均收入翻三翻水準,達到297元(現在人均收入是98元,現在帝國大米才3元一旦,相當於180斤)。農村勞動力人口轉移向工業勞動力人口1.3億人,使得工業人達到1.8億人,農村人口縮減到1.5億人,城鄉人口比例要求在1.7:1以下,進一步減少農村人口的比重,增加工業人口、科研教學人口的數量,使得帝國的人口向高素質、高質量方麵轉變,帝國要求在10年內,帝國文盲減少到帝國人口的3%,高新人才(武學在一流以上,文化在本科以上)達到帝國總人口的60%以上。確保工業產品、農業產品的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達到收支基本平衡。

2、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產業、產品和企業組織結構更趨合理,服務業和教育科研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和就業人員占全社會就業人員比重分別提高20個和4個百分點。帝國支持在帝國原有的技術力量前自主創新能力增強,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增加到15%,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研發、新增知識的知識產權和國內的知名品牌,與大型企業都有得一爭新產業企業,是帝國的企業競爭力越來越強勁,可以確保帝國企業創新性得以有效合理協調統一,企業之間的專研和企業的人才培養就會越來越強,企業的優勢就越來越顯示威力,使得帝國的企業生存能力得以改善。

3、資源利用效率必須提高。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30%左右,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40%,農業灌溉用水有效利用係數提高到50%,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提高到80%。

4、城鄉區域發展趨進協調。帝國新農村建設必須達到帝國規劃要求,工程質量必須超過100年,使用年限達到帝國標準,城鎮化率提高到60%。各區域發展格局要求按照帝國規劃部署,不能鋪張浪費、重複建設,城鄉、區域間公共服務、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要進一步縮小,必須節製遏製。

5、基本公共服務和道德教育文化建設要求加強。帝國公民無償接受帝國教育年限增加到9年(四年小學(後世的學前班、小學六年)、三年中學(後世初中和高中),本科兩年(後來增加武學要求達到先天境界),這裏提一下的是當武學達到一流後,學習時間前文也講過,在此就不在敘述了)。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體係要求具體化,服務全麵,必須做到醫院設備、人員和藥材等健全、健康。社會保障覆蓋麵擴大整個帝國,使得帝國每一位公民都應該的應有的級別待遇。貧困人口繼續減少,除了個別不願勞動的人外,參與勞動的人必須得到應有的回報,好吃懶做的人和不勞而獲的一律送到孤島,帝國沒有必要養這樣的人,他們也不是帝國的公民,帝國***和帝國政府要全力施行和教育,全力改變帝國公民以往的陋習。不要為帝國造就一批二世祖、富二代、官二代,各家長要發揮自己權益,帝國各家長不要誤己誤小孩,如果出現這樣情況,第一次帝國相關部門進行教育,出現第二次,就根據相關法律製裁,就是皇子也一樣要受到製裁,帝國在這方麵沒有任何人情可講,完全以法律為準繩,一個也不要想得到寬解。防災減災能力增強,社會治安和安全生產狀況進一步好轉。

6、帝國必須規劃出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全國總人口控製在53000萬人。耕地將近有1億公頃左右,可以開發的耕地麵積大約還有2億公頃左右,淡水、能源和重要礦產資源保障水平得到穩步提高。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基本遏製,帝國進一步將解決生態環境,大西北的沙漠、戈壁等惡劣環境,進一步壓製和減少沙漠和戈壁麵積,在華夏曆2003年,除了西域省、西藏省和澳洲省外的沙漠外,帝國將告別內地的沙漠和戈壁。在帝國即將征服的穆斯林地方的沙漠、戈壁建設,將會在下一個十年與西域省、西藏省和澳洲省一起治理。帝國以前的企業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要求減少50%以上,森林覆蓋率達到40%以上,控製溫室氣體排放取得成效。

7、加快帝國市場經濟體製改革。帝國從行政管理、大型企業、財稅、金融、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領域改革和製度建設必須要得到突破成就,在2003年前必須形成一個可持續的宏觀可調控市場經濟,加快市場監管能力和幫助社會本身能動性協調能力,是社會自身的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帝國內部區域開放與帝國整體布局的發展更加協調,使開放型經濟達到新水平。

8、人民生活水平繼續提高。帝國城鎮居公民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年均增長8%,帝國要求城鄉居民生活質量必須得到提高,居住、交通、教育、文化、衛生和環境等方麵的條件得到改善,三人之家必須不少於100平米居住麵積,房屋建設必須符合帝國統一規劃建設要求,家用設備同樣達到帝國要求(太陽能發電設備、空調、電腦、電視、洗衣機、電磁爐、電飯煲以及一些的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