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言(1 / 1)

全社會都很重視孩子的素質教育。在素質教育中,重中之重是“心理素質”的培養。能夠駕馭良好的人際關係,具有組織能力,在挫折中有自救能力,才是成功人士的必備素質。

雖然教師千辛萬苦,心理醫生傾盡全力,家長們播的都是“龍種”,但收獲的還有一些“跳蚤”,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孩子的聰明不用在學習上?為什麼家長的話總被當作耳旁風,生活中的常規總是建立不起來?為什麼有的孩子總是違反遊戲規則,老是被小朋友群起而攻之?為什麼有的孩子總是黏著大人,整日神經兮兮,哭哭啼啼?為什麼有的孩子一分鍾也靜不下來,像個上了弦的“鬧鍾”?為什麼有的孩子總與社會常規唱反調,在同學中像個“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任何事物都有它發生和發展的過程,孩子的成長曆程與心理狀態息息相關。針對孩子們的問題,我們要向相關人士求教,探討問題的根本所在;我們要學習老農,老農從來不抱怨小苗怎麼長成這副模樣,而是蹲下身子研究小苗,有針對性地發現問題,幫助它解決實實在在的困難。

本書由北京心理衛生協會兒童心理衛生專業委員會組織資深兒童心理專家撰稿,由劉微和孔亞楠兩位醫師參與編寫。書中翔實地介紹了一些案例,借以說明心理醫生能解決什麼類型的問題。每個案例中都有簡單明了的心理分析以及治療糾正的原則,使廣大的家長和教師了解心理醫生的工作,及時地解決孩子們的心理困擾。如能及時地心理介入,切實地幫助他們解決實實在在的困難,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會自覺努力,因為在校的學生,沒有一個不想當好學生的。

書中有許多鮮活的實例,可以當作故事書,也可以作為心理科普書,也許您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會在這裏找到具有操作性的對策。它會在你與孩子之間架一座溝通的橋梁,拉著你的手,走出迷茫的低穀。

楊鳳池

(首都醫科大學心理學教研室主任)

(北京心理衛生協會副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