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言徹在喬玉妙身邊坐下,他輕歎了一口氣:”北方一場大旱,幾十萬百姓流離失所,進十萬流民正在朝京城北門而行,國庫並不充盈,根本拿不出足夠的銀兩來賑災。“ ”這麼嚴重了。“喬玉妙道。
齊言徹接著說道:”皇上命我派兵守在北城城門外,主要是維持秩序。另外,皇上也命京城府衙和戶部共同救濟那些流民。“
喬玉妙急忙說道:”共同救濟流民?十萬流民,救濟的過來嗎?還有那幾十萬流離失所的百姓,又該怎麼辦?“
齊言徹神色一暗。
喬玉妙心中立刻就明白了,怎麼可能救濟的過來?
兩人沉默了一會兒,喬玉妙突然抬頭:”言徹,我倒是有筆銀子,或許可以派上用處。“
齊言徹轉過頭:”你是說喬家的?“
喬玉妙勾唇一笑:”就是喬家的,是我從喬玉璉那裏騙來的那筆銀子。“
喬玉妙拿起桌子上的茶壺,摸了一下茶壺的肚子,正是溫熱,她給倒了一杯茶,遞給了齊言徹,又倒了一杯給自己。
她說道:”我一共從喬玉璉那裏騙來了兩百萬兩銀子,除去後來我還給他們的二十萬兩銀子,一共有一百八十萬兩。
這一百八十萬兩銀子,是宣平侯府作為世襲罔替的世家,十幾代的積聚。不僅僅是銀子的積累,連府庫所藏,也悉數變賣,他們才湊足了這一百八十萬兩銀子。“
她低頭輕啜一口茶:”之前,我還支付了一些利錢,現在我手中還有一百五六十兩萬銀子。言徹,若是這些銀子都用來賑災可好?“
”若是有那麼一大筆銀子用來賑災,確實可以解朝廷燃眉之急。“齊言徹說道。
”這筆銀子,本是宣平侯府的,“喬玉妙說道,”喬淵把玉珩的藥換了,差點就把他害死了,喬梁為了宣平侯府的顏麵,又想把這件事壓下來,還不讓我和玉珩提這件事。“
喬玉妙說道:”後來,我和玉珩都被喬梁除了宗籍,一起到了秀儀巷,玉珩離開了那個狼窩,算是撿回了一條命。“
”喬家先是克扣我嫁妝,克扣玉珩的藥錢,後來還差點害死了玉珩,“喬玉妙說道,”我才用潘六子坑了喬家一筆,沒想到這喬玉璉那麼貪心……“
她嘿嘿一笑:”嘿嘿,喬玉璉那麼幫忙,直接幫我把他們喬家弄得傾家蕩產了。那個時候,我設局給喬玉璉下套,本來就不是為了銀子。“
齊言徹說道:”我知,你不是為了銀子,而是為了出氣。“
喬玉妙咯咯笑道:”夫君知我,那時候萬卷書圖書館生意正好,我已經不缺銀子了。
她一笑:“現在我就更不缺了。當初,我就想著這筆銀子,我是不想要的,想著自己來個劫富濟貧什麼的。現在北方大旱,百姓流離失所,朝廷又缺銀兩,我正好可以把這一百五六十萬兩銀子捐出來。”
齊言徹頷首道:“好。”
頓了一頓,齊言徹又道:“玉妙,你是打算把銀子給皇上用以賑災,還是自己用銀子救助流民呢?”
喬玉妙唇角微揚,笑眯眯的看著齊言徹,桃花眼亮晶晶的。
齊言徹了然的笑了笑,如墨的鳳眸也帶上了笑意。
他們心中都想到了同樣的答案。
喬玉妙抬起茶杯,喝了一口,眼睛一眨:“對,就是要交給皇上。”
齊言徹也抬了茶杯,照著喬玉妙的樣子喝了一口茶:“交給皇上,確實更好。”
喬玉妙點點頭,賑災救助災民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京城府衙、戶部、護城兵馬司、禁軍各方配合,涉及采買糧食,煮粥施粥、發放物資、維持秩序方方麵麵,豈是她可以做得了的?這一點喬玉妙萬不敢托大。
另外,如果她自己搭了粥棚去施粥、給流民送物資的話……
量少還好,那是做好人好事。量大,甚至比官府賑災的力度還大,難免會引起官府注意,搞得不巧,還會得到個和皇家掙功的猜忌。
還有一點就是,這些銀子畢竟是喬家的銀子,是喬玉妙從喬玉璉那裏騙來的,不管如何,嚴格意義上從律法來說,這些銀子都是贓款。
贓款需要洗白,有什麼比去國庫裏滾上一圈更好的了?
齊言徹也是想到了這一點,便道:“妙妙想的周全。隻是,這銀子上交給朝廷,皇上必然會問這銀子是如何而來的,到時候,妙妙打算怎麼說?”
喬玉妙想了一想,正色道:“如實相告。”
齊言徹頷首道:“好,我明日下朝以後,回府接你去禦書房,求見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