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他越發顯老了(3 / 3)

“究竟是什麼呢?”喬玉妙問道。

“今年夏秋之際,大景朝的北部,就是京城以北的地界,大旱。那個時候,因為有些官員隱瞞不報,所以皇上以為隻是比往年雨下的少了一些,幹旱了一些,卻沒有想到是大旱。”齊言徹說道。

“北方大旱?”喬玉妙說道,心思微微轉了一下,這個時代通訊十分落後,人口流動也很少,一個地方發生了什麼,都要靠當地官員,通過驛站,給京城遞折子,說明情況。

若是當地官員有心隱瞞的話……

俗話說,天高皇帝遠,誰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北方大旱,當地官員沒有報到京城裏來,皇帝自然是不知道的。

“現在情況怎麼樣了?”喬玉妙問道。

“現在已經是深秋,正是收獲的時節。五穀應該都已經收割了,但是現在,糧食收成不足往年的三分之一。北方已經有不少流民往南走,現在竟然已經有一批流民到京城門北城門外了。”齊言徹說道。

“已經這麼嚴重了?”喬玉妙抬了頭,問道,“言徹,我們大景朝一向富庶的啊,隻要皇上肯救災,這一年的旱災,熬一熬也就過去了。”

齊言徹搖頭說道:“大景朝一向都是藏富於民的,國庫中的積累並不多,而且,因為北方韃子經年來犯的緣故,每年軍費開支也是極大。我們去年秋季才從北方邊境回來,到現在也不過隻有停戰了一年多而已,短短一年,也積累不了什麼財富。”

“大旱大災,流民到了京城,”喬玉妙歎了一口氣,“碰到天災,老百姓總是最可憐的。”

“皇上命我派了隊伍從北城門出發,一路向北前行,去看一看路上到底有多少流民。”齊言徹說道,“我現在還沒有收到消息,也不知道流民到底有多少,若是流民太多,受災的人太多,國庫又不充盈……”齊言徹說道,“皇上憂心得很。”

喬玉妙點點頭,唏噓道:“皇上是個勤政愛民的皇帝,現在碰到大旱,肯定心裏難受。”

兩人說了一句話,齊言徹對喬玉妙說道:“玉妙,對了,皇上跟我說,讓我帶你進宮來著。上次你麵聖,是在你我成婚之前。照理,在你我成婚之後,我婚假結束之後,我們就該進宮麵聖的,沒想到出了結黨營私一案。現在案子已了,我們該去一次了。”

“什麼時候去?”喬玉妙因為已經去過一次宮裏,心中便十分坦然。

“你如果明天有空,我們明天就去。”齊言徹說道。

“那就明天吧。”喬玉妙說道。

兩人又在涼亭說了一會兒話,終於手牽著手,從花園走回正院。

夜裏,兩人梳洗好之後,就進了帳子。

喬玉妙穿著小衣,睡在齊言徹的懷裏。

齊言徹的胸堂結實韌性,喬玉妙最喜歡把腦袋靠在他的胸口上,枕得非常舒服,而且還極有安全感。

齊言徹原本隻是想好好睡覺,也讓喬玉妙好好休息的。

他自己身體好也沒有什麼的,但是女兒家的身子到底要嬌嫩上許多。若是老是晚上睡不好覺,難免會傷身子。

所以齊言徹隻是抱著她,並沒有想多做什麼。

但是手裏抱著香噴噴,軟綿綿的女兒身,他終於還是忍不住,手放到她背後小衣係帶的結上。

……

第二日,喬玉妙在禦書房又見到了皇帝景宏。

景宏倒也沒有跟她說什麼,隻是象征性的問了些話,又說,如今萬卷書圖書館結黨營私一案已經結案,讓喬玉妙好好的把萬卷書圖書館開下去雲雲。

這是喬玉妙第二次見到景宏,她發現這一次見到景宏,他已經同上一次有了很大不同。

景宏年過半百,比普通富家翁要顯老一點。上一次,她見到他時,他雖然兩鬢已白,但是總體來說還是精神矍鑠的。

但是,這次,喬玉妙卻發現景宏比她上次所見越發顯老了,兩鬢全白不說,皺紋也越來越多,雙眼不如之前有神,精神也有些不濟,連背也佝僂起來了。

景宏跟他們說了幾句話,便顯得十分疲憊,他揮了揮手,就讓喬玉妙和齊言徹退下,大概是覺得夫妻二人前來拜見,自己說了兩句話,就把人打發走了,有些不妥,就說道:“禦書房後麵的小園子裏菊花開的正好,既然來了,就去看看。”

“是,皇上。”喬玉妙和齊言徹行禮退出了禦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