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交換好了婚書以後,喬玉妙和齊言徹這親事便隻差大婚禮成了。
順利交換好婚書以後,舒清便帶著喬玉珩離開了堂屋,走之前,又笑眯眯的吩咐喬玉妙要好好的招呼齊言徹。
“聘禮院子裏都塞不下了。”喬玉妙說道。
“恩,心裏歡喜,便多備了一些。”齊言徹說道。
喬玉妙頓了一頓,嗔了他一眼:“恩,確實是挺多的。”
“可和你心意?”齊言徹問道。
喬玉妙不回答,直接湊過去,在他唇上印了一口。
齊言徹說道:“喜歡就好。”
喬玉妙沉吟了一會兒,說道:“就是這麼多聘禮,尤其是最後兩台明晃晃的寶貝,我們秀儀巷孤兒寡母的,可守不住的。”
齊言徹說道:“玉妙,正想同你說這件事,在大婚之前,我會派人守在秀儀巷四周,斷不會有小賊敢打聘禮的主意。大婚之後,你母親和弟弟……”
齊言徹頓了一下,說道:“是否願意同你一起搬到鎮國公府?”
喬玉妙眉眼一抬,沒有想到齊言徹會想得如此周到。
大景朝女子出嫁了,自然是要夫家了,自己父母兄弟就是娘家,雖然喬玉妙的生父已經過世,但也是斷沒有道理,讓自己的娘親和弟弟一起住到夫家的道理。
所以,喬玉妙之前倒也沒有想到,要讓舒清和喬玉珩一起搬過去住。
她原本是打算,在鎮國公府附近,盤下一套大一些的院子,讓舒清和喬玉珩搬過去住,自己白日裏,就圖書館和娘親弟弟那裏兩邊跑,晚上就回到鎮國公府住。
如今齊言徹提出的這個法子自然是更好的,她依舊可以和舒清和喬玉珩住在一起,可以更好的照顧他們,也可以省了每日兩頭跑的勞累。
想了想,覺得齊言徹的這個提議實在不錯,便又跑到他唇上印了印:“恩,就這麼辦。”
連得了兩次佳人的獻吻,齊言徹便再接再勵道:“既然如此,我便命人準備起來,在正院旁邊,拾掇出一間院子出來。至於秀儀巷這裏,就當做放聘禮的庫房,鎖起來,我在派人看守。”
兩人說好了婚後的打算,齊言徹又道:“玉妙,過幾日便是七夕佳節了。”
“七月初七,七夕佳節。”喬玉妙吟道。
“也是你我大婚之前,最後一個七夕佳節,”齊言徹道,“即是七夕,你我一同出遊如何?”
喬玉妙桃花眼朝齊言徹睨了一眼,嫣然一笑:“好。”
——
轉眼便是七夕。
七月七日,是為七夕節。
七夕節,原本是世間女子向織女乞求靈巧雙手的日子,後來,因為織女和牛郎的美麗傳說,給這個節日添上了幾分浪漫的色彩。
是以,七夕節除了是女子向織女娘娘乞巧的日子以外,也是互相愛慕的男女過的節日。不過總的來說,七夕節還是一個女子的節日。
每逢七月初七,大景朝的女子們便會結伴上街,尤其是那些待字閨中的姑娘,向織女乞求智巧固然重要,上街遊玩卻更加讓人感到興奮。
今日,喬玉妙和齊言徹也約好了一起上街。
兩人在街上行走,這大街上,人確實多,大多是結伴出遊的閨閣少女,其中不乏高門大院中,平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大家閨秀。
路上的行人之中,也有不少是少男少女、或者青年男女結伴而行的。街上,出現那麼多一對一對的男女,在大景朝,也隻有在七夕節才能見到的。
那些女子兩腮帶著桃紅,那些男子眉目含著情意,讓整個京城的空氣都帶上了幾分甜蜜。
喬玉妙和齊言徹街上走了一會兒,便決定換個地方,去北城門外的津元禪寺看看。
如今已是入夏,天氣炎熱,街上人又實在太多,走了一會兒,身上便是汗涔涔的了。
喬玉妙是個經常上街的,和那些閨閣中的小姐是不一樣的。
大戶人家的小姐,平日裏都是待在二門之內的,能有機會出門上街的機會並不多,所以才會趁著七夕節的機會,上街遊玩。喬玉妙卻是隨時隨地能上街的,上街的機會對她而言並沒有什麼吸引力,這街上的街景,她也不知看過多少遍了,也早已沒有了什麼新鮮感了。
不過七夕佳節難得,喬玉妙也是想過的,尤其是和自己將來的男人一起過七夕,這個機會,喬玉妙卻是不想錯過。
既然街上人太多,那麼,他們換一個地方就是。